(經濟觀察)如何加速ESG在中國“落地生根”?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電 (劉文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的2022宏觀形勢年度論壇18-19日在北京召開,多位專家圍繞“ESG在中國”展開深入討論。
ESG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和評價標準,其發展理念和實踐與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背景高度契合,近年來在國內外蓬勃發展。自“雙碳”戰略提出以來,ESG始終受到中國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2020》,2020年中國泛ESG指數數量增至52只,泛ESG公募基金數量則增至127只,資產規模1209.72億元人民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 ESG發展方興未艾,其蘊含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中國的新發展理念不謀而合。當前,ESG投資在中國正步入加快發展的進程,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近兩年都有相當大進展。此外,在信息披露、評價體系、數據庫支撐、中介服務等方面也有一定起色,制度規范在進一步完善。
可以說,ESG在中國發展正逐步推進,在這過程中,ESG是如何引導資本向好的?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表示,ESG投資推動了各行業對環境、社會責任的進一步強化。行業原來可能更多關心收益,現在開始關注是否履行好環境責任、社會責任、社會治理責任。舉例來說,在國際國內碳中和的發展趨勢下,對環境的概念逐漸向碳聚集,這必然給低碳技術的項目、企業帶來利好,比如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
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部總監張華認為,ESG理念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
張華進一步分析,從推動實現“雙碳”目標角度來說,ESG理念與綠色轉型要求高度契合,有利于引導上市公司研發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加強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傳統產業調整,促進“雙碳”目標實現。從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角度來說,ESG理念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引導企業積極研發升級所需的關鍵技術,布局戰略性、前瞻性產業,有利于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從助力鄉村振興角度來說,ESG激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高社會就業水平,促進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在屠光紹看來,ESG投資在中國有巨大的需求、堅實的基礎以及廣闊的前景,在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重大。
具體來說,第一,ESG投資讓實體經濟企業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從而提升企業價值。
第二, ESG投資可以引導資本向善、高質量發展,同時拓展資本應用空間,深化資本功能。
第三, ESG投資將促進資產管理機構不斷發展完善,豐富資產配置。
第四,ESG投資提供了渠道和載體,進一步促進國際經貿和投資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ESG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基礎設施、制度建設不平衡;數量和質量發展不平衡。如何進一步促進ESG發展,加速ESG在中國“落地生根”?
對此,屠光紹指出,大力推動ESG投資的高質量發展,其核心是優化ESG投資的生態體系。一方面,要擴大ESG投資的產品供給,擴大ESG投資的規模,使其能夠從體量上對中國可持續發展起到支撐或服務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健全基礎設施,完善評價體系。當前的評價體系較為薄弱,數據運用、數據支撐仍存問題,一些規則、標準的建立仍需盡快推進。
“ESG投資是一個生態體系,如何將政府、企業、投資機構、中介等多個角色形成主體合力還需進一步研究?!蓖拦饨B說。
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俊杰說:“我們希望建立這樣一個規則,無論是正的外部性還是負的外部性都納入企業的投資和金融決策里。一旦有了規則,ESG能夠在企業投資決策過程中提供相應的信息,市場自然會選擇出最好的賽道?!?完)
關鍵詞: ESG 公募基金 落地生根 雙碳 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