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劉文文)18日至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的2022宏觀形勢年度論壇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競合·先見·發現:2022年中國與世界”。多位頂級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齊聚,共同解讀當下宏觀形勢,把脈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嚴重沖擊了各國經濟,也使得世界范圍內保守主義思想進一步傳播,全球化困局不斷加深。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要堅持做好自身的發展建設,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做好對外經濟工作,堅持建設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世界經濟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吳曉求認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解。對于預期轉弱的壓力,制度改革十分重要,信心來自制度的穩健,來自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來自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的完善。對于另外兩重經濟壓力,要利用好外循環改善供給沖擊,要提高居民收入解決需求收縮。
中國建設銀行原副行長黃毅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就,年經濟增長率達到8.1%,遠超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對于國內經濟面臨的壓力,中國已經拿出了應對問題的方法,提出了2022年穩字當頭的經濟工作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下“先手棋”,中國有條件也有能力完成經濟轉型,促進市場活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看來,2022年,新冠疫情仍然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根據疫情發展變化及時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在保證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治理中心首席專家廖群發布《合作突圍:美、中及全球經濟解“困”之道》智庫報告。論壇還舉行了兩場專題分論壇,主題分別為“ESG在中國”“發現中國價值”。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豐金融研究院承辦。(完)
關鍵詞: 供給沖擊 人民大學 新冠 全球治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