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經濟總量首次超過5萬億元,排名重回全國第七?!?/p>
20日上午,湖北省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在武漢開幕。湖北省省長王忠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作出上述表述。
湖北省統計局同期發布的2021年湖北經濟發展“成績單”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湖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50012.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9%,比2019年增長6.8%,兩年平均增長3.3%。
湖北省委決策支持顧問、武漢大學教授鄒薇表示,我們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穩穩地重回主賽道,應該是創造了一個奇跡。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先進制造業、創新投入和市場主體是湖北疫后重回“主賽道”的重要動能。
統計數據顯示, 2021年,湖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3.8%。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0.4%。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8.9%。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37.9%,占工業投資比重達47.1%,比上年提高6.2個百分點。全省共有施工項目24879個,比上年增加5832個,其中億元以上施工項目占比達43.0%。民間投資增長25.0%,占全省投資比重達62.1%,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過去一年,湖北穩步增強創新動能,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196.5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0.2%,快于全國12.0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10.9%。新能源汽車、液晶顯示屏、手機、平板電腦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8倍、2.9倍、76.2%、24.6%。
2021年,湖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100戶,總量達到14,500戶。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30個,光谷、隆中、三峽等9個湖北實驗室實體化運行。新晉院士8位,總數達到81位。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已初見雛形。
隨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截至12月底,湖北共有市場主體647.58萬戶,同比增長13.3%。其中,新發展市場主體112.46萬戶,增長53.9%。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97家,新增數量為近五年最高。新增上市公司20家,比上年翻了一番。全年共有130多家企業先后將總部或者第二總部、區域性總部落戶湖北。在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24家。
2021年是湖北實施“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的第一年?!墩ぷ鲌蟾妗贩Q,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超過3萬億元,位居全國省域城市圈前列;武漢達到1.77萬億元,襄陽、宜昌超過5000億元,全省1個近2萬億、2個過5千億的龍頭帶動格局基本形成。
2022年,湖北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定下“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今年,湖北將強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硬核支撐,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探索職務成果賦權改革、高校院所設立技術轉移機構,打造產教研成果轉化聯動體,技術市場成交額達到2500億元以上。著力打造重大科創平臺,加快光谷科創大走廊82個重大項目建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00家以上、“瞪羚”企業100家以上。
推動“51020”現代產業集群迅速壯大,力爭培育國家級領航企業10家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00家以上、市場主體100萬戶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0家以上、5G全連接工廠30家以上。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新增上市企業20家,提升企業直接融資能力。
要更大力度幫助市場主體恢復發展,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不低于1200億元。緊盯總投資10.3萬億的11287個億元以上項目,全年投資增長10%以上。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包括15個鐵路項目、26個高速公路項目、6個水運項目和5個機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