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 (劉文文)中國國家發改委24日正式對外公布的《“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提出,要“布局建設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設施完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應用場景豐富的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打造若干設施高效聯通、產銷深度銜接、分工密切協作的骨干流通走廊”。
資料圖:集裝箱碼頭。張茵 攝在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國華就上述問題指出,中國經濟縱深廣闊,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生產、消費的規模、結構與時空分布將發生較大變化。
一方面,這些變化為更廣的區域、更多的主體加入經濟循環和現代流通創造了歷史機遇;但另一方面,在一定時期內,隨著流通空間范圍的擴大,商品和資源要素將可能更為分散,規模效益將會減弱。從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角度出發,需要發揮現代流通體系對商品和資源要素的規?;M織優勢,同時推進區域間流通設施網絡和組織運行方式協同發展。因此,《規劃》提出上述目標任務。
他進一步解釋,戰略支點城市是流通設施的集中載體,是流通要素和流通產業的組織中心,是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應用的聚集區域。將遵循流通銜接生產、服務消費的特點,結合不同城市間的流通發展差異,堅持創新驅動、示范引領,在全國選定若干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分類推進建設。
骨干流通走廊串接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通過設施高水平聯通、產銷深層次銜接、產業分工緊密協作,形成“支點城市+骨干走廊”現代流通網絡,打造中國商品和資源要素順暢高效循環的流通主渠道。
張國華表示,為推動布局建設戰略支點城市、打造骨干流通走廊,正研究制定有關實施方案。爭取到2025年打造一批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和數條骨干流通走廊,推進形成高效暢通、內外聯通、安全互通的現代流通網絡。(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