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1月24日電(李典 胡余灶)細長的面條一擰成型,金燦燦的麻花在油鍋翻滾……臨近春節,浙江省寧波市寧??h梅林街道劉三村一家不大的麻花生產企業內,全部員工加緊生產制作。
一搓,古法麻花便有模有樣 胡余灶供圖據說,制作一根麻花,需經過21道工序,只有每一道工序都沿用古法,才能保證每一根麻花都有一樣地道的口感。這一工廠每天下午和面,在自然發酵12小時后,第二天一早開始“七搓八揉”的制作環節。發酵后的面粉經切成條狀后,由二十余位工人手工搓條成麻花狀,再經油炸、炒制,成品裝箱。
滾燙油鍋炸麻花是麻花“嘎嘣脆”的關鍵 胡余灶供圖撈出制作好的麻花 胡余灶供圖其中,發酵堪稱最有技術含量的環節,它直接決定著麻花的口感和質量;手工搓條,則是用最傳統的手法找到效率和技術的最佳交匯點,最快的工人三秒鐘可以制作一根;土灶燒制用的老柴,是工人去村里收來的……
炸制麻花使用的柴火,也十分講究 胡余灶供圖原味麻花和海苔味麻花最受消費者喜愛 胡余灶供圖咬下一口古法麻花慢慢品嘗,先是“嘎嘣脆”的口感給人“驚艷”之感,隨后,咸甜香味在口腔中慢慢彌散開來……(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