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車曉蕙、黃浩苑)經濟外向度極高的廣東省東莞市過去兩年遭遇復雜外部環境的重壓。新年伊始,記者在東莞采訪發現,許多企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加工貿易、勞動密集型曾是“世界工廠”東莞的標簽,而當下,依托強大的工業基本盤,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先進制造正在成為引領“世界工廠”突圍升級的主要力量,從一個側面彰顯出復雜形勢下中國經濟強勁的韌性和蓬勃發展的前景。
疫情困不住生產的腳步
據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東莞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855.35億元,比上年增長8.2%,跨越“萬億元”門檻。
東莞經濟具有高度外向型特征。過去兩年,世界經濟風云變幻,疫情反反復復。然而,東莞企業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以外貿為例,受疫情影響,從缺訂單到缺工再到缺貨柜。但自2021年1月起,東莞外貿增速止跌回升,全年進出口總額實現1524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這是怎么實現的?面對困難,最為企業認可的,是東莞迅速成立經濟運行監測調度指揮部,一廠一策對企業進行定點幫扶,出臺“助企撐企15條”等措施,全力推動經濟恢復。
這種韌性融入企業的基因。東莞記憶存儲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產值下降到14.36億元,2020年企穩恢復后,2021年迎來了大跨越,超過100億元。
記憶存儲負責人賈宗銘說:“企業沒有因疫情停產過一天。最困難的時候,為了不耽誤生產和疫情防控需要,我們把會議室改成了員工宿舍?!?/p>
2021年,東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008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5.3%,顯示了企業對未來的堅定信心。
高技術制造業產業領跑
制造業立市,是“世界工廠”東莞的堅持。過去5年里,東莞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達到萬億級規模,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鞋帽也形成了千億級規模。傳統產業仍在穩步壯大,但東莞的領跑者已切換為高技術制造業產業。
東莞市天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建者是造紙行業出身,從傳統的造紙,轉向尖端的半導體,需要很大勇氣。天域副總經理孔令沂說:“就是靠其他產業撐著,雖然一直不賺錢,但就是堅持想往對的方向走?!?021年,天域的產值是前3年之和,銷售額達到1.6億元。
加工貿易、勞動密集型曾是東莞的標簽。如今,東莞高技術制造業產業快速增長,技術創新活動進一步活躍,研發(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54%。這使得東莞超過1萬億元GDP的成果不是簡單的加法堆疊,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梯度攀升。
東莞市凱格精機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之初就開始自主研發。公司董事長邱國良說:“我們最早只是做了集成,設備在別人手里,這不是長久之計,要做關鍵設備,把命運握在自己的手里?!?/p>
凱格精機蟄伏了10年,朝著做關鍵設備的目標堅實邁進。目前,凱格精機的產品精度為頭發絲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全球市場占有率穩居前列。2021年,它的產值增長了50%。
以強大的工業基本盤為基礎,東莞構建了供應鏈不斷轉型迭代的先進制造體系:超過19萬家工業企業、1.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387家,近幾年幾乎以每年1000家的數量增長;154家“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供應鏈上的“鏈頭”,有效連接產業鏈的“斷頭”、疏通“堵點”。
向原始創新要動力
2014年,東莞市政府明確將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推廣機器人應用作為重點工作之一。2022年,東莞聚焦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心工作從智能化設備轉向智能化系統。
從“軀干”向“大腦”的深入拓展,是站在新起點的東莞向原始創新要發展動力和科技紅利的號角。
大科學裝置、先進實驗室的相繼落戶,給東莞帶來全新機遇。
成立3年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已布局十大前沿科學研究方向。在這里,上千名科學家除了專注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外,還努力推動重大成果轉移轉化。如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已成功培育25個創新樣板工廠團隊。
“東莞GDP過1萬億元了,過2萬億元要怎么實現?把所有城市土地拿來建工廠不行。但靠科技的創新驅動,就會產生乘數效應?!睎|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委員梁展鴻說。
立足未來,東莞布局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開展全球揭榜招商,7個30億元項目和97宗強鏈補鏈新興產業項目已經入駐。未來的“世界工廠”會在哪一條賽道上再創佳績,令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