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1月26日電 (記者 夏賓)作為傳統線下消費旺季,春節在疫情期間也成為了不少線下商超的重要消費復蘇機遇。26日,美團宣布將為平臺的線下消費全場景開放數字人民幣支付通道,用戶在選購生鮮、打車出行或觀看電影時,可以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并領取專屬的消費補貼。
據悉,此次上線的數字人民幣支付場景包括了餐飲、外賣、生鮮零售、共享單車、美團打車、酒店旅游、電影演出、休閑娛樂在內的美團平臺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這也意味著數字人民幣實現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全場景覆蓋。
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春節線下消費高峰到來前,美團在有關部門指導下開通了全場景數字人民幣支付通道,并上線消費補貼,旨在讓更多用戶在體驗數字人民幣的同時,也能夠帶動線下消費復蘇。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美團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中近九成的數字人民幣紅包都流向了外賣、買菜、餐飲等百姓生活日常消費場景,其中又以30元人民幣以下的小額交易訂單占比最高,有效帶動了各類民生消費及線下小微實體商戶的發展。
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組組長李禮輝認為,餐飲外賣、買菜購物等場景,背后鏈接著廣闊而下沉的小微商戶,下一步應該深入推廣到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數字人民幣的普惠性充分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數字人民幣具備低成本、零費率的普惠特性,其降低小微企業成本、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被寄予厚望。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從數字人民幣的角度看,無疑是找到了和高頻消費場景更好的結合方式,可以更大范圍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帶動數字人民幣普惠性和可得性的提升,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小微企業發展,為他們生存注入長久持續動能。
中國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指出,下一步,央行將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部署,繼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進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把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落腳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上去,讓更多的企業、個人能感受到數字人民幣的價值,充分激發產業各方的積極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