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里的寵物買份保險,成為不少養寵家庭如同醫保、車險一樣的年度固定開支。機構預測,到2025年,我國寵物保險保費規模有望達到14億元。
不過,寵物保險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還需不斷迭代發展。
寵物醫療服務
年均消費金額達1940元
“內卷”之下的年輕一代需要更多疏解壓力的方式,這也使得社交平臺盛行的“吸貓擼狗”“躺平”等文化現象帶動更多人加入到養寵人行列。
越來越多的養寵家庭將寵物當成家庭的一分子,這一想法和觀念推動國內寵物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寵物數量、寵物消費、寵物診療均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
日前,瑞士再保險發布《中國寵物保險發展報告》,對中國一二線城市的2000名養寵人和205家寵物醫院的調研顯示,寵物醫療服務的平均全年消費金額達每年1940元,居各項寵物相關消費項目之首。
與此同時,寵物消費者的養寵觀念有所進步,對寵物健康的關注度也有提升。他們在日常養寵過程中,不僅對于通過寵物保險轉移風險有所需求,也期待獲得日常的預防性醫療服務,尤以80后和90后的新養寵群體最為明顯。他們開始為自己的寵物增加各種服務性的消費,寵物保險市場今后能得到進一步擴張。
《報告》預測,如果從2023年開始以25%左右的增長率增長,2025年寵物保險保費規模有望達到14億元左右,寵物保險滲透率有望達到1.2%以上。同時《報告》也表示,寵物保險仍有諸多挑戰亟待克服,有效路徑尚待在實踐中探索和檢驗。
非指定醫療機構就醫
賠付比明顯減低
面對廣闊的市場需求,我國財險公司開始發力寵物險領域,其中既有前期已有過探索的大型保險公司,也有首次試水寵物保險的中小規模保險公司,更有互聯網公司利用流量與技術優勢,以期在寵物險這一領域分一杯羹。
近年來,國內已有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大地保險、眾安保險、陽光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針對寵物推出了不同類型的險種,包括醫療險、責任險、寵物被盜險等。
醫療險和責任險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兩大險種。其中,寵物醫療險則主要保障寵物因意外或疾病造成的醫療費用,從市場上的典型產品來看,保費大多在一年幾百元到上千元,年度保額從萬元至數十萬元之間,但一般會設置單次千元量級的賠付限額以及一定的免賠額及報銷比例;另外一項責任險則主要保障寵物對第三者造成的人身或財產損失,保額從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保費因此也跨度較大,從一年幾元至幾百元不等。
盡管如此,目前參與這一市場的保險公司數量仍然較少,產品供給也遠未充足。根據《報告》,在產品情況上,目前中國寵物保險的保障期多為一年,即交一年保費,享受一年保障。且寵物醫療保險一般要求在指定醫療機構就醫,否則賠付比例將明顯減低。調研顯示,目前有75.6%的寵物醫院未與寵物保險公司或第三方機構進行任何保險合作,已經開展寵物保險并與保險機構合作的寵物醫院比例較低。
識別個體謹防“騙?!?/p>
寵物保險經營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寵物保險滲透率僅為1%左右,且保險種類并不豐富。有62.0%的寵物主表示不了解市場上的寵物保險產品,40.7%的寵物主不知如何挑選出合適的產品,有35.9%的寵物主認為保險的險種較少。
寵物醫療險在國際上已經相當成熟,但國內仍較為稀有。在寵物保險的發源地瑞典,寵物保險滲透率超過50%。
《報告》指出,國內寵物保險市場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風險管理技術較為單一,未能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寵物品種多,個體差異性大,想要區分寵物并建立專屬的投保檔案要依靠寵物生物信息識別技術的發展,但該領域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
據了解,國內部分險企已經開始依托寵物鼻紋技術進行寵物身份識別,并貫穿到寵物生態的方方面面。不過,即使實現了完美的寵物個體身份識別,依然需要面對寵物保險經營過程中出現的“騙?!憋L險。
此外,目前寵物保險與寵物醫院的合作模式尚不清晰,互動有待增強。目前寵物保險的經營仍單純地從保險公司的要求出發,并未兼顧寵物醫院的實際情況和醫生執業習慣。例如,保險公司與行業優秀醫生和醫院沒有建立起可靠穩固的點對點合作關系,醫生與醫院幫助消費者準備寵物保險理賠材料的工作量繁雜,保險尚未與醫生的日常診療服務有效銜接,這些沖突和矛盾都會削弱寵物醫院與養寵人之間的信任關系。
文/本報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