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稅收舉措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發展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電 (記者 趙建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近年來中國接連布局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其間,接連出臺的稅收舉措支持區域發展,破除藩籬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京津冀是中國北方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正在舉行的北京冬奧會為這里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各項涉奧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刺激了“冰雪經濟”。2021年,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政策文件,明確對特定主體在中國境內發生冬奧會相關采購支出負擔的增值稅予以退還。目前,專屬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稅收優惠政策涉及近10個稅種。
河北張家口一家參建北京冬奧會比賽場地和運動員村的公司,已累計辦理留抵退稅22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減稅降費緩解了這家公司的資金壓力。到2021年底,張家口市稅務機關已累計為涉奧企業減免退稅3.9億元,全市冰雪產業企業從2015年初的35戶增長到310戶,累計接待游客超246.2萬人。
由京津冀南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長三角。這里集中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江蘇、浙江、上海,都是外貿大省(市)。
2020年,中國提高1464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罢邔嵤┮詠?,企業出口銷售額1.5億元,提高出口退稅率直接帶來政策紅利400余萬元?!卑不找孓r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中德介紹,這增強了他們做外貿、闖市場的信心。
2021年,長三角地區的退稅業務辦理平均時間壓縮到5個工作日內。上海美寰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因為疫情導致企業出口及國內業務處于低潮,退稅“快車”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從遞交資料到退款到賬,僅2天時間就拿到6265萬元的退稅款。2021年公司累計出口退稅額達1.88億元。
中國企業受益的同時,外資企業進駐長三角的意愿也不斷增強。長三角地區新辦外資涉稅市場主體占全國新增外資涉稅市場主體的比重,由2018年的22.1%提升至2021年的30.1%。
由長三角繼續往南,稅收政策正在幫助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吸引更多人才。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廣州一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CEO賀東東表示,公司急需全球高端人才,大灣區個稅優惠政策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企業降低了用人成本,拓寬了選才的空間。
不僅僅東部,包括四川、重慶在內的西部地區也在積極發展區域經濟。2021年,中國宣布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實際執行中,各地存在差異。為解決這一問題,川渝兩地統一了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執行標準和部分行業應稅所得率等40多項政策執行標準。
許多納稅人不再需要四川、重慶來回跑。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王婷婷表示,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是重要的財稅工具,消除政策執行差異,統一執行口徑,有利于西部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區整體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機關將持續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辦稅繳費便利化創新舉措,以區域帶全國,共同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完)
關鍵詞: 冰雪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