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2月底,《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招商銀行客戶經理木子(化名)咨詢基金產品時,對方表示,“當前基金銷售熱度相對較低?!倍陔S后的近20分鐘交流期間,并無其他投資者前來咨詢相關投資業務。
“一般來說,年初是基金銷售的沖刺階段,但今年‘開門紅’的光景卻不復存在,與存量客戶五分鐘的交流時間都很難保證?!蹦咀尤缡钦f。
銀行是基金代銷主力之一,上述情況體現了基金發行遇冷的A面。數據顯示,年內已有5只基金發行失敗。不過,在基金發行的B面,冷行情下也有亮點。數據顯示,2月份已有4只發行當日便售罄的“日光基”出現,且多以均衡型基金為主。此外,發行遇冷的基金公司,也將變更“打法”,爭取贏得更多投資者支持。
新基金發行遇冷
產品設計或為主因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按基金成立日計算,年內新成立的首發基金僅211只,較去年同期的241只下降了12.45%;平均發行規模7.23億份,較去年同期的32.64億份下降了77.85%。
相較去年同期,除了發行數量及平均發行份額均大幅縮減外。年內已有包括2只債券基金、2只ETF基金和1只混合基金在內的5只基金宣布發行失敗。
“5只基金發行失敗或與兩方面因素有關?!钡掳罨鹗紫呗苑治鰩焻庆酉颉蹲C券日報》記者表示,進入2022年,“押注”單一主題賽道的基金產品多因新能源、醫藥等熱門板塊回撤“跌下神壇”,從而出現較大的銷售及售后壓力;此外,由于年初以來信用債違約風險陡增,導致債基產品出現凈值回撤,債基產品的募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機構客戶,一旦資金沒有如約到位,募集失敗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記者從3家相關基金公司處了解到,其產品發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
具體來看,2月16日,同泰基金旗下同泰同享混合宣告募集失敗,成為繼中銀證券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后,2022年第二只發行失敗的基金。同泰基金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公司去年底已發行1只同類型‘固收+’產品,同泰同享混合宣告發行失敗也是公司經多方面考量后的結果?!?/p>
3天后的2月19日,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證港股通消費ETF,3個月募集期屆滿后仍未能成立,最終宣告募集失敗。平安基金方面回應記者稱:“整個市場都面臨著ETF發行壓力大的問題,疊加中國香港市場去年表現不是很好,目前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相對仍比較謹慎,對港股類ETF認購積極性也不高。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在成熟市場中,新基金募集失敗與老基金清盤都是正?,F象,是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長期來看有利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p>
2月26日,德邦基金發布《關于德邦銳豐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后,年內發行失敗的基金增至5只。德邦基金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產品提前結束募集后又宣布發行失敗,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從大環境來看,新基金發行整體上迅速降溫;二是,原本談好的機構基金資金出現變化,無法到位?!?/p>
對于基金發行“畫風突變”,華東地區某小型基金公司渠道銷售總監并不意外。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當前基金發行遇冷是比較正常的現象,近期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情緒也受到一定影響。同時,由于中小基金公司缺少品牌效應,其產品銷售情況會更差?!?/p>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龔秀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信用和投資偏好等或許是主因。若基金發行人與管理人信用高、業績好,投資風格又比較契合當前投資者投資偏好,那么基金產品發行情況就好,反之亦然。這不僅涉及發行人與管理人的財富管理能力,也與其為投資者謀利益的意愿有關。
與此同時,新基金發行遭遇冷淡開場,從《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的多家銀行營業部也可略窺一斑。
工商銀行北京西城區某營業部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去年同期,平均每只基金的募集期為一周左右,今年則普遍需要兩周時間?!本嚯x該營業部1公里處的建設銀行某營業部工作人員則向記者透露:“投資者手中的基金產品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所以今年購買基金產品的熱情度驟降?!?/p>
若基金發行失敗,投資者認購金額如何退還?上述銀行營業部工作人員表示,除全額退款外,多數情況下會按照認購期間的活期利息進行補償。
4只“日光基”出現
政策面暖意漸顯
不過,在冷行情下,市場也有相對暖的一面。例如,截至2月底,年內已有4只“日光基”出現,宏觀政策面也暖意漸顯。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基金市場總體上相對較冷,但我國機構和居民存在巨大的財富管理需求。因此,仍然出現了一些“日光基”和結構性熱點。這些熱門基金或是遴選了可得到市場信任的基金經理,或是架構了能贏得市場贊同的投資標的范圍。
吳煊表示,4只“日光基”多以“進可攻、退可守”的均衡型配置組合為主。其中2只為債基,這也體現出投資者中長期對債券市場仍看好。此外,今年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甚至有可能進一步降息降準,這對債券市場而言是利好,債基發行或逐漸回暖。
在龔秀國看來,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政策導向下,冷行情下也有結構性機會。
與此同時,由于基金新發規模和新發數量雙低,使得各家公司管理層不得不改變此前過于樂觀的預期,重新審視和評估未來產品布局策略。上述3家相關基金公司表示,將變更“打法”。
同泰基金市場部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公司將重點關注產品線布局和對績優產品的持續營銷。目前,公司產品布局速度和數量在同類公司中具有一定競爭優勢,未來在新產品發行方面,將把豐富產品線作為主要發力點,而非追求發行數量?!?/p>
平安基金方面回應稱,去年平安基金拿到了QDII資格,接下來會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推出QDII產品。同時,從去年各家基金公司上報產品數量來看,今年ETF市場整體仍有較多產品需發行。接下來,平安基金將更加注重投研,不斷提升自身投資管理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理財服務,助力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p>
上述德邦基金內部人士則表示,德邦基金將繼續加大投研能力建設,提升投研團隊的產業認知,打造具有鮮明風格特色的投研團隊,完善產品布局。
專家支招:
進一步優化信披制度
華東地區某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未來行業或出現四個趨勢:過于細分的主題和行業基金產品,比例或有一定程度下降;基金發行周期將被拉長,發行節奏放緩;相較于新發規模,基金公司將更加注重客戶數量指標;基金公司或將發行更多的“固收+”產品。
不便具名的某證券基金研究機構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基金經理而言,市場遇冷時,正是集中精力、下定決心加強投研的好時機。近年來市場風格多變,一些過去的投資邏輯可能發生較大變化,不論是“老將”還是“新星”,都需時間和精力來沉淀和創新。對基金公司來說,迎合市場熱點、打造爆款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流失的壓力將變小,可以沉下心來建設投研隊伍,更好地研究市場。
上述研究機構人員建議,對于監管而言,基金產品已是資管市場較為成熟的產品,但一些信息披露規則等仍需不斷優化,以適應市場變化,例如提高針對債券型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建議監管可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符合投資者需求的信息披露制度,與正在籌備的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同步,建立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體系,實現優勝劣汰,進一步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