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一季度銷售額同比腰斬,3月百城二手住宅市場均價止跌轉升……一季度結束,多家機構發布涉房報告。
百強房企一季度業績近“腰斬”
3月31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榜單顯示,一季度,碧桂園、萬科地產、保利發展操盤金額位列三甲,分別為1262.5億元、1031.2億元和816.0億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3月,中國房地產行業下行壓力持續,企業銷售同比降幅較1、2兩月進一步擴大。TOP100房企單月僅實現銷售操盤金額5115.4億元,環比增長27.4%,增幅明顯低于往年同期;同比降低52.7%,較2月降幅擴大5.5個百分點;相比1月業績規模降低2.6%。累計業績來看,1~3月百強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也低于2020年的同期水平,一季度開局慘淡。
具體來看,一季度有逾八成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近四成企業降幅高于50%。多數規模房企銷售表現不佳,一方面是受到市場低迷、行業信心不足的影響,另一方面企業自身的推盤及營銷積極性也普遍不高。二三季度企業需加緊推盤供貨,積極營銷以盡可能提高去化率水平。
圖片來源:克而瑞研究中心報告
對于房企2022年業績,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稱,雖然目前政策面有緩和、好轉的趨勢,但短期內市場整體的供求和成交尚未有明顯轉暖跡象,預計2022年企業銷售目標將更為謹慎。一方面,2021年規模房企整體的目標完成情況遠不及歷史同期,有逾八成房企未完成全年業績目標,平均目標完成率不到90%。另一方面,在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放緩、市場持續降溫的背景下,大部分企業的業績實現和銷售去化壓力仍然較大。從部分企業已經披露的年度業績目標來看,預計2022年會有多數企業保持2021年的規模預期,也會有不少房企根據自身的貨值和去化率水平,適度調降全年的銷售目標。
“增收不增利”日趨嚴重
3月3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指出,百強房企“增收不增利”日趨嚴重。
報告顯示,2021年,百強房企實現銷售總額90802億元,同比增長3.9%;市場份額為49.9%,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報告稱,2021年百強房企營業收入與凈利潤保持增長態勢??⒐ず徒Y轉穩步增長帶動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呈增長態勢,百強房企營業收入均值達498.6億元,同比增長19.3%,增速較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由于營業成本上漲,凈利潤均值達56.2億元,同比增長0.4%,增速較上年減少1.5個百分點,凈利潤均值增速不及營業收入均值增速,“增收不增利”日趨嚴重。受新冠疫情、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各類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百強房企凈利潤率均值、凈資產收益率均值較上年分別下降2.2、1.8個百分點。
3月百城二手房價環比漲0.21% 一線城市漲幅擴大
3月31日,諸葛找房研究院發布百城二手住宅市場均價月報。月報顯示,3月二手房均價止跌,一線城市價格兩連漲。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2022年3月10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為1572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1%,同比上漲0.10%。
諸葛找房研究院分析稱,2月以來,樓市利好消息不絕于耳,政策端和金融端聯合調整、適度放松,各地堅持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信貸方面采取首付比例及利率下調、公積金政策調整、人才購房補貼等舉措,對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予以較大支持,促進市場預期穩定,隨著樓市糾偏政策逐漸顯效,部分業主價格預期增強,3月二手住宅市場均價止跌轉漲,結束了自2021年10月起價格連續5月下滑的局面。但由于目前需求端購房情緒尚未完全恢復,3月全國多地疫情反復,也為市場恢復帶來一定阻力,二手住宅價格漲幅較為溫和。受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短期內二手房市場顯著回溫的預期較弱,預計市場環境將在5、6月份左右現明顯好轉跡象。
圖片來源:諸葛找房研究院月報
分城市等級來看,諸葛找房研究院月報顯示,3月,一線城市市場均價持續上漲,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市場價格下跌局面延續。其中,一線城市市場均價為5487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27%,漲幅較上月擴大1.16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一線城市剛需基礎穩健,對政策較敏感,隨著房貸投放力度加大、放款提速,加之房貸利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調,購房需求入市速度提升,業主漲價意愿隨之上升。
二線城市市場均價為1918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26%。其中,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為23個,較上月增加10個,下跌城市數量為19個,較上月減少10個,由此可見二線城市中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明顯增多且占比過半,主要是由于部分二線城市市場需求較為充足,市場修復力度較強,但整體來看,在疫情沖擊及重慶等市場較低迷的城市拖累下,二線城市市場均價仍延續下跌趨勢。
三四線城市市場均價為10140元/平方米,環比下滑0.13%,環比跌幅與上月持平。其中,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為24個,較上月減少5個,下跌城市數量為30個,較上月增加6個。(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