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薇)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708元不算啥,這家公司營收為0,都是啥來頭?
科創板上市公司一個季度收入僅707.96元,你沒有看錯,沒有漏掉“萬”字。
首藥控股一季報顯示,首藥控股公司營收707.96元,同比下滑99.98%,虧損金額為5066.23萬元。
有網友調侃,“公司的員工喝的礦泉水瓶拿去賣都不止這些錢吧”“我開個撿礦泉水瓶公司一個月收入800元可以上市?”
公司董秘張英利表示,營收708元是真實的數據,但這應該不是主營業務收入;公司目前尚未有獲批上市銷售的藥品,此前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是與正大天晴等公司合作研發所產生的合作開發收入。只有在合作研發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時,對方才會相應地支付里程碑付款,今年一季度公司還沒有這樣的里程碑事件發生,所以暫時沒有收入。
網傳圖片顯示,首藥控股方面提到,這708元“主要系出售一臺二手保溫箱所致”,對此,首藥控股董秘回復“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稱,目前正在跟財務部核實,以正式消息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首藥控股在一季報中提到,報告期內公司的藥品合作開發收入尚未到結算期,本期未確認藥品合作開發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400萬。
讓我們來扒一扒首藥控股這家公司。
首藥控股于2022年3月在上交所上市,每股發行價格為39.9元,募集資金總額為14.83億元。
然而,公司股價上市首日開盤便破發,盤中一度回升觸及35.98元/股,最終報收于32.11元/股。此后,公司股價也一直持續下滑態勢。截至4月28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17.97元/股,股票總市值為26.7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首藥控股本就不是憑借業績條件上市的?!?strong>公司是適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創新藥研發型企業?!?/strong>公司曾如此表示。
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p>
據公司2021年年報,首藥控股主要從事小分子創新藥的研發,新藥項目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目前公司所有產品均處于臨床試驗及臨床前研究階段,尚未有產品上市,尚未產生產品銷售收入。同時公司前期合作研發所產生的研發收入規模較小,無法覆蓋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及經營投入,導致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未彌補虧損。
公司核心產品SY-707與SY-3505是ALK抑制劑,將面臨ALK抑制劑藥物市場競爭。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國市場共有4款ALK抑制劑藥物已獲批上市,其中3款為進口藥物,1款為國產藥物;4款藥物均已進入醫保目錄,未來有進一步降價的可能;除已上市產品外,進口ALK抑制劑布加替尼與勞拉替尼已申請新藥上市(NDA),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
在2021年年報中,首藥控股還表示,公司目前尚無產品上市、未產生藥品銷售收入,且預計產品是否可以上市、何時上市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在未來一定期間內無法產生產品銷售收入。為保證產品成功研發并及時推出,公司需要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在未來一定期間內仍將可能處于無法盈利的狀態。
2021年,首藥控股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601.34萬元,增加85.67%,主要是公司與正大合作的項目,拿到臨床批件及進入臨床II期達到履約義務實現了相關收入。
不過同期凈利潤方面虧損1.45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4.46億元。而且首藥控股也提到,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將可能繼續虧損,累計未彌補虧損金額持續增加。
其實,一季度還有一家營收為0的上市公司。迪哲醫藥一季報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0元。
此外,亞虹醫藥2021年全年營收僅4574.88元。公司表示,公司核心產品均處于在研狀態,2021年的營業收入僅為??送?#174;(APL-1706)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作為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申報并實現的收益。
這三家公司的共同點在于都是科創板、都是醫藥研發公司、證券代碼后面都帶—U(上市時及到現在尚未盈利)。上市基本是按科創板第五條標準,因此,對營業收入沒有要求。
“小分子藥行業,屬于高投入高利潤行業,前期沒有收入可以理解,一旦出現爆款藥品,利潤將相當可觀?!庇行袠I人士表示,首藥控股一季度低收入并不奇怪。(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鍵詞: 履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