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載體,正確認識、全面了解旅游資源總體概況,是資源保護、產品開發、規劃編制和科學決策的前提條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旅游資源普查。
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關于組織實施旅游資源普查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摸清旅游資源家底,提高保護利用與管理水平,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決定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
據了解,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確定了海南、貴州、四川、青海、浙江、內蒙古、重慶7個省份為全國旅游資源普查試點省份,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為全國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提供了樣板和示范。
上述負責人表示,開展旅游資源普查有利于全面理清旅游資源家底,為優化旅游空間布局、科學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提供基礎依據;有利于加強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促進優質旅游資源向優質旅游產品轉化;有利于向廣大群眾展示更多、更優、更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增強人民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旅游資源普查是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對一定區域內旅游資源開展調查,進行分類定級和系統管理的過程。今年全國范圍內如何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普查的對象和范圍有哪些?預計結束時間是什么時候?
《通知》明確,旅游資源普查對象為全國范圍內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17)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為8大主類、23個亞類和110個基本類型。
《通知》提出,本次旅游資源普查采取“統一指導、分省普查”的方式進行。文化和旅游部加強對各省(區、市)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的指導,制定《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技術規程》,各省(區、市)結合地方實際,參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17)國家標準和《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技術規程》,科學組織實施旅游資源普查,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成果質量。
此外,《通知》強調,原則上,到2025年12月前,各省(區、市)完成本次旅游資源普查工作。在各地普查基礎上,從2022年開始,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中國特品級旅游資源名錄,統籌安排,梯次推進,促進優質資源向優質產品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