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國家網信辦根據《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公布了348個備案編號,其中包括近百家數字藏品相關企業,超過150個數字藏品相關服務。該公告為數字藏品行業釋放了積極信號,對于拿到備案的數字藏品企業,可以按照相關要求在一級商品市場發行數字藏品。
今年3月份,一件美國設計師的NFT(非同質化代幣)加密數字作品被拍賣出驚人高價,自此之后,全球掀起NFT投資熱潮。不少NFT平臺交易規模迅速擴張,涉及的領域也拓展至體育、影視、游戲、音樂、航空航天等。無論載體還是風格,NFT都有鮮明的互聯網烙印。其購買者不再擁有實物作品,只在虛擬世界觀賞、收藏和分享。盡管從傳統意義上看,很難將NFT歸入主流藝術范疇內,但這些作品的創意性、科技感和放松感比較契合當下年輕人的心境。
不過,NFT的火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既涉及虛擬貨幣的使用,也與其明顯的投機性和金融化傾向相關。部分投資者之所以參與NFT投資,并非關心作品的文化內涵,而是將其看作一種投機工具,這對于文化產業發展難以產生實質促進作用。針對這些問題,今年六七月份,《數字藏品行業自律發展倡議》《數字藏品應用參考》相繼發布,明確拒絕數字藏品二次交易,抵制炒作;并將數字藏品視為數字出版物的新形態,為行業提供合規應用參考。伴隨著監管紅線和政策導向的明確,國內逐步用數字藏品來替代NFT表述,NFT與數字藏品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清晰??梢哉f,數字藏品是NFT在國內本土化、合規化的展現方式。
對于數字藏品,應當積極引導,發揮其正向作用。目前,數字藏品生產既可以依托文化遺珍,也可以原創,不少數字藏品基于知名IP開發,價格親民,定位于大眾消費層級。這有利于促進美育教育,承擔和發揮文化遺產傳承功能。比如,一些博物館通過發行鎮館之寶的數字藏品火出圈,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了這些博物館及其承載的文化。
今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值得關注的熱點。產業需要登上數字經濟快車,數字藏品或許可以作為品牌IP的推廣方式,通過其個性化、藝術化表達,創新商業營銷模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應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推動發展區塊鏈商業模式,探索虛擬數字資產、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數字科技應用落地,更好服務經濟社會。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