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經濟觀察)中國銅資源安全如何保障?
去年以來,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對上下游產業鏈造成沖擊。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銅資源消費國,但國內資源儲量不足,對外依存度高,銅資源安全如何保障?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金屬部主任、銅業分會秘書長段紹甫在近日舉辦的“中國銅資源安全保供面臨的風險與挑戰”高端論壇上指出,近兩年中國銅資源面臨更為嚴峻的安全形勢,“黑天鵝”事件頻發。
段紹甫建議,繼續加大對銅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以圍繞建立境外穩定供應渠道為重點開發境外資源,構筑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利益共同體。同時,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完善再生回收利用領域相關規范和制度,培育再生資源行業骨干企業,調整再生銅進口標準,擴大再生銅原料來源渠道。
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周勝也在此間指出,2021年,銅終端應用已由材料替代和小型化減少了45.9萬噸(1.6%)銅用量。根據數據模型推算,按照目前的回收率60%,至2050年,回收銅將供給49%的國內銅需求。如果將回收率提升到70%,可以滿足70%的國內銅需求。2018年中國銅存量已超過1億噸,是巨大的城市礦產。
銅的應用領域廣泛,既包括電力、空調制冷、交通運輸、電子等傳統領域,也包括風力發電基礎設施和新能源電動車等新興領域。多家外資機構將銅稱為“全球走向凈零排放道路上最關鍵的原材料”。標普全球(S&P Global)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2025年開始全球銅供給將面臨巨大缺口,這可能影響全球凈零排放目標的實現。
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礦產資源經濟研究所所長陳甲斌指出,當前銅保供穩價的主要問題在于:一是金融資本入市引起礦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影響礦產品市場穩定;二是主要資源國政治事件和政策變化扭曲資源流動;三是中美博弈長期性和地緣政治復雜性影響資源市場穩定。
除了在國內加強找礦增儲、鼓勵廢雜銅回收利用外,陳甲斌也指出,要構建“拉美-周邊-非洲”三極的海外資源保障體系,主動適應資源東道國產業鏈本土化要求,保障企業海外投資合法權益。同時,他表示,要積極參與全球銅資源治理,豐富價格平抑政策工具池,穩步提升銅資源國際話語權。
作為從業企業,中國五礦總經理助理薛飛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全力構建銅資源安全的體系化保障,加強資源勘探,加強銅資源循環利用,加大中國海外沉淀資產以及項目開發的力度和進度;二是加強產業鏈相關環節企業戰略協同。在海外資源獲取、貿易網絡布局、低碳綠色礦山、智能礦山等領域建立戰略協同關系,共同提升中國銅資源核心技術、國際標準以及定價權的掌控力;三是堅定推進構建全球礦業命運共同體,建立以礦產品為中心,涵蓋勘查業、采礦業、加工業、勘采設備制造業、勘采服務業和廢棄礦產品再利用等全產業鏈組合。
北礦力瀾科技總經理李嵐表示,受新建礦山項目投產、達產的拉動,2022-2023年全球銅精礦供應將保持較為寬松的局面。大量銅冶煉項目會在2024年投產并在2025年逐步進入達產階段,影響大型礦山項目建設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李嵐認為,中國銅精礦的對外依存度將長期保持在80%左右,中資企業海外投資礦山的銅精礦產量已經高于國內銅精礦的產量。
不過,五礦國際黨委委員曹亮坦言,當前國際銅礦開發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資源所在國政局動蕩,資源民族主義大行其道;社區、工會問題日益嚴重;非傳統風險不斷增多,運營管理難度明顯加大;獲取海外優質資源的難度和代價持續增加等方面。他建議,進一步強化國際化運營管控能力,積極融入中國因素,提升綜合競爭能力,堅定走出去。(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