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一家公募機構旗下貨幣市場型基金將通過持有人大會審議終止其基金合同,這也是今年以來首只面臨清盤的貨基產品。
整體來看,貨基雖然近年來收益率持續下行,但其總規模依然呈擴張態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資管新規落地,貨基相比銀行理財的競爭優勢有所提升。并且在震蕩市環境下,以低波穩健著稱的貨基依然獲得了部分低風險投資者的青睞。
部分產品面臨清盤
(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需求,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公司決定召開旗下某貨幣市場型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提議終止該基金的基金合同。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該基金為今年公募市場上首只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終止基金合同的貨基產品。
從過往資料來看,該基金成立于2013年12月,募集規模約為5億元;2016年末規模突破20億元;而此后,該基金規模維持低位,自2021年以來始終處于5000萬元以下,今年二季度末的規模僅為800多萬元。
特別是今年以來,無論是規模還是業績回報,該基金在同類產品排名中均處于靠后的位置。截至10月20日,該基金年內的收益率僅為0.65%,相比貨基年內平均收益率1.45%,處于相對較低水平。
結合利潤表分析,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業務負責人劉亦千表示,該基金收益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在于費用率過高?;疬\作過程中存在部分相對剛性的支出,例如審計費用、賬戶維護費等,而自2021年以來該基金規模長期不足5000萬元,導致費用占收入的比重遠高于同類水平,嚴重侵蝕了基金收益。
另有某公募人士表示,由于該基金規模長期較小,產品整體的運作成本較高,可能會給持有人的利益帶來損害,因此選擇進行清盤。
平均收益率持續下行
近年來,貨基收益率整體處于下行區間。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貨基年平均收益率依次為3.51%、2.46%、2.00%、2.13%、1.72%。貓頭鷹基金研究院量化總監劉振杰分析,在全球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國內貨幣環境長期寬松的環境下,收益率的空間被逐步壓縮至今。
“貨基主要投資于剩余期限較短的固定收益證券、貨幣市場工具等,其收益水平主要由短端利率水平決定。近年來,我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資金面寬松,短端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劉亦千表示,疊加風險資產整體表現不佳,資金更青睞于低風險資產,也進一步壓低了短端收益率。
此外,某第三方機構人士還提到,一是隨著規模漸增,對于貨基提出更高標準的運作規范,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基金收益水平造成影響;二是為應對可能贖回帶來的流動性沖擊,貨基也在大幅增加流動性資產的配比,減少線下存款等較長久期資產占比;三是貨基亦偏好配置同業存單,而在流動性寬松環境下,同業存單收益率進一步降低同樣限制了貨基的收益空間。
雖然貨基市場面臨著一定壓力,但在劉振杰看來,當前的壓力處于有限程度之內,例如上述貨基面臨清盤的情況,暫且可以看作是相對獨立的事件,后續還需根據市場的風險暴露情況做進一步判斷。
第三方機構人士補充稱,目前貨基收益率仍然高于活期存款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且貨基購買門檻低,申贖通常零費率。作為閑錢理財的方式之一,貨基未來仍然存在較大的市場。
依然獲得資金青睞
雖然貨基收益率逐年下行,但從近期貨基市場的規模變化來看,依然呈現持續擴張的態勢。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貨基總規模為10.45萬億元;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貨基總規模已擴大至11.48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四成以上。并且今年7月以來,已有廣發活期寶貨幣、中銀如意寶貨幣、長城收益寶貨幣、匯添富和聚寶貨幣、易方達天天發貨幣等多只百億元甚至千億元規模的貨基宣布增設基金份額。
貨基規模近年持續擴張的背后,劉振杰分析,一方面,是因為資管新規落地后,銀行理財相比貨基優勢不再明顯,部分理財客戶將目光轉向了貨基,而且銀行理財上半年受到贖回風波和季節性波動的制約,導致一定的規模流失。
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銀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調,金融、企業和個人貸款利率分別處于歷史低位,相較而言貨基性價比有所凸顯。并且近兩年股市處于震蕩博弈階段,波動較高,貨基以其低波穩健收益的屬性,獲得了部分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青睞。
劉亦千表示,貨基規模的增長同樣與公募行業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特別是今年發布并正式實施的《重要貨幣市場基金監管暫行規定》,明確對基金規?;蛲顿Y者數量達到一定標準的貨幣基金提出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對促進業態均衡、防范系統性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近兩年公募機構也在密集布局30天持有期債基等短債基金產品。業內人士分析,相比貨基,此類產品的投資范圍更廣,預期收益水平更高,并且持有期間的票息收入可以較大程度地對沖短債的價格波動風險,提升資金穩定性和管理效率。隨著貨基收益率下行,此類產品一定程度上會起到承接部分貨基投資者需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