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爾塔變異毒株肆虐多國,中國也出現了局地疫情,全球抗疫再度陷入膠著。不少國外媒體和機構趁機質疑中國嚴格、零容忍的防疫策略,并唱衰中國經濟復蘇前景,一些政客還借此將疫情等問題政治化,進一步加大了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裂痕。在此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的逆勢增長有力回應了不實指責。同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如期舉行必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
以農產品進口為例,作為全球食品與農產品的高水準展銷平臺,進博會對于促進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進口功不可沒,2020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額為2468.3億美元,其中進口1708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中國不僅能夠成功聚集國際資本,而且也能繼續擴大開放、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系;不僅能為自身疫情后的經濟復蘇夯實基礎,也能通過擴大發展中國家對華出口從而帶動世界經濟整體復蘇。
前三屆進博會不斷推動對外開放,使中國農產品進口呈逆勢增長態勢。第一,農產品展區面積不斷擴大,參展企業不斷增多。從首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面積6萬平方米到第四屆食品及農產品展區規劃展覽面積9萬平方米,展區面積的擴大顯示著各國參與進博會的堅定決心。在參與進博會的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企業中,既有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也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性企業,這些企業在不斷擴大中國市場份額的同時,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多元化、創新性的農產品。第二,農產品種類日益多樣化。阿根廷牛肉、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墨西哥玉米、贊比亞野生蜂蜜、埃塞俄比亞芝麻等來自異國他鄉的農產品通過進博會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后,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第三,農產品進口配套措施日益完善。自首屆進博會起,國家陸續推出稅收優惠、通關便利、市場準入等多項配套政策;為充分發揮進博會平臺作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舉辦了多場與展區主題相關的配套活動,為廣大參展商和采購商提供農產品行業政策信息和行業動態。
進博會對中國農產品進口的拉動產生諸多積極影響。一是為疫情陰霾下的世界經濟提振了信心。2020年,中國糧食、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28%和60.4%,有力支撐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在疫情籠罩下,作為唯一確定舉辦的大型國際綜合展會,進博會以其“確定性”為世界經濟恢復帶來信心。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官員曾表示,2020年前五個月越南對華水果出口量仍然保持強勁增長。二是改善農業供給側,助力中國農業現代化。積極擴大農產品進口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進博會參展企業的優質農產品為中國本土農業企業提供了參照系,這有利于推進中國農業產業升級。同時,積極擴大農產品進口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而推動國內外市場更好地聯通和相互促進,促進中國加速農業現代化。三是擴大了內需,促進了消費升級。進博會的舉辦使中國近年來農產品進口額、數量、種類不斷擴大,對接了國內需求市場與國際供給市場,使老百姓有機會接觸全球范圍內優質、多元化的產品,推動中國消費市場升級,有利于實現擴大內需戰略,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深度融合。
當前,第四屆進博會已進入到百日沖刺階段,為進一步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進口,應充分發揮進博會的國家級進口平臺作用,促進農業交流合作和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的實施。除了關注美國、巴西、新西蘭等傳統農產品進口伙伴,還要進一步發掘如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國家的農產品出口潛力;除了直接進口農業加工品,還要注重跨國農業產業供給體系的建立,培育一批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全產業鏈的全球涉農公司;通過加強與涉農國際組織、各國農業機構、涉農企業在農業科技、農產品質量安全、涉農人才培育、鄉村文化振興及農業旅游開發等多維度的國際合作,不僅實現農業產品與涉農服務雙驅開放,而且促進世界各國與中國共享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紅利、共助世界經濟繁榮與可持續。
(作者分別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