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月21日電 (記者 張茜翼)海南省兩會期間,多位政協委員圍繞海南人才話題建言獻策,認為海南要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組合拳,為自貿港建設打造引才聚才“強磁場”。
海南2018年推出《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到2020年吸引各類人才20萬人左右,到2025年實現“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自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累計引進各類人才超26萬人。
海南省政協委員卞高強認為,面對人才競爭形勢日益激烈,“人才爭奪戰”持續升級的現狀,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各方共同努力,把海南的“人口紅利”逐步向“人才紅利”轉化,運用自身優勢提升區域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發揮好各類創新平臺作用,吸引海內外青年人才,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創新發展。
“既要引才引智,也要留才培優?!焙D鲜≌f委員馮川建認為,招才引智的紅利政策要覆蓋本土人才,避免本土人才的流失。同時,加速推進并完善產業落地,為人才引進提供產業支撐,形成與人才專業、技術、特長等資源稟賦相匹配、相適應的產業和干事創業的平臺,讓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據了解,為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海南已出臺人才落戶、住房保障、配偶就業、外國人停居留等一攬子政策,實行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員制度,打造人才服務“單一窗口”。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的加快,海南亟待突破國際化人才瓶頸。致公黨海南省委會建議,積極向全球高校宣傳海南自貿港創新創業政策紅利,吸引更多的海歸來瓊創新創業;搭建海歸創業人員和投融資機構相互交流的互助平臺,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信用擔保等方面吸引海歸來瓊創業,促使更多的海歸創業項目在海南落地、發展和壯大。
此外,致公黨海南省委會還建議,整合海南候鳥人才和柔性人才引進等資源,組建“本土特色+外部智囊團”多元組合的留學創業服務顧問團隊。針對留學生創業的實際需求,發揮孵化器、項目管理、資本管理三大功能,優化創業企業成長環境。
海南是中國知名僑鄉,如何打好“僑牌”、發揮“僑力”?海南省政協委員陳潤建議打造“海南自貿港僑創谷人才共創空間”,作為匯聚華僑華人優秀人才歸國創業,推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通過為海外人才提供創業就業公益性的一站式精準服務,解決華僑華人優秀人才歸國創業的后顧之憂。(完)
關鍵詞: 紅利政策 人才爭奪戰 人口紅利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