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物價須臾不可放松
金觀平
2021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這一數據,明顯低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意味著我國物價調控目標圓滿完成。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不確定不均衡因素依然較多,穩物價須臾不可放松。
過去一年,面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調控,有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抓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加強進出口和儲備調節,依法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等行為,切實做好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強化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有力推動了國內物價平穩運行。
保持CPI總體平穩,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也是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重要標志。在全球疫情不斷反復、世界經濟復蘇不均衡、發達經濟體流動性泛濫、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的優化組合,與全球物價明顯上行形成鮮明對比,成績得來不易。
從2021年12月情況看,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10.3%,漲幅比上月回落2.6個百分點。物價“剪刀差”連續兩個月收窄,充分展現出保供穩價的積極成效,也將有助于改善中下游行業效益。
總體上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具有堅實基礎。因此,對于2022年物價走勢,業內普遍預計CPI將延續溫和上漲態勢,PPI漲幅可能逐步回落,物價調控總體壓力不大。
需要強調的是,對2022年穩物價工作不能掉以輕心。從國際看,疫情對全球生產和物流造成嚴重沖擊,大國博弈和地緣風險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供給短缺、需求拉動、成本推動的復合型通脹正在凸顯。2021年1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7%,創近40年來新高。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產業鏈供應鏈仍有堵點卡點,大宗商品價格還在高位運行,企業綜合成本上漲壓力依然存在,下游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市場預期偏弱。從價格傳導看,一方面要警惕外部輸入性通脹壓力有可能延續,另一方面國內生產端的成本上升有可能逐漸向消費端傳導。
2022年,我國經濟工作的主基調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方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穩增長離不開穩定的物價環境,而物價穩不穩,直接關系著1.5億戶市場主體,更關系著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
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要密切跟蹤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著力做好保供穩價,特別注意抓好糧油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產供銷銜接,做好煤電油氣運調節,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適時啟動對困難群眾補貼與價格聯動機制。此外,要繼續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實施宏觀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精準支持力度,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
金觀平
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