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柳州1月22日電 (林馨)從街頭路邊小吃到電商頂流,廣西柳州螺螄粉近年來憑借其獨特的“臭”味走紅,成長為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產業。中國各地小吃也前來柳州“取經”,期盼在“網紅小吃”產業里分一杯羹。
“蘭州拉面、沙縣小吃、桂林米粉等相關行業人員都來柳州考察、學習螺螄粉產業發展經驗,桂林市代表前前后后來過好幾次?!绷菔猩虅站指本珠L賈建功告訴中新社記者。
廣西柳州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501.6億元,其中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達151.97億元,同比增長38.23%。
曾幾何時,螺螄粉還只是柳州市的街邊小吃。從第一包預包裝螺螄粉面世,到銷售收入達500多億元,只用了幾年時間。
螺螄粉為何這樣紅?賈建功說,這得益于用工業化思維謀劃“這一碗粉”的發展。2014年,商家開發出方便流通、速食的袋裝螺螄粉,并引發市場關于“粉”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袋裝螺螄粉搭乘“互聯網+”的東風,走進千家萬戶。
與此同時,柳州市政府為螺螄粉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順勢制定螺螄粉標準、申請地理標志產品、建立螺螄粉檢測中心、加大質量管控力度、加強品牌保護。如今,一碗小小的米粉已串起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柳州市借螺螄粉打造全產業鏈,共創造就業崗位30多萬個,預包裝螺螄粉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為中國地方美食的重慶小面,也將螺螄粉視為目標發起追擊。去年,重慶政府稱將全力打造以“重慶小面”為IP的地域特色名片,讓有著400年歷史的重慶小面走出山城,力爭成為像柳州螺螄粉那樣的網紅食品。
廣西其他米粉產業也開始謀劃布局。桂林米粉實施米粉加工規程、店面服務規范、等級評定等地方標準,打造百億集群產業;南寧市加快推進申請注冊“南寧老友粉”地理標志商標,主動融入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玉林市通過實施一個標準體系、一個地理標志商標、一套叢書、一個牛腩粉產業園、一個協會等牛腩粉“五個一”工程,努力把地方特色風味小吃打造成百億元產業。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還印發《加快推進柳州螺螄粉及廣西優勢特色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廣西優勢特色米粉全產業鏈,力爭實現米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并引導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