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月25日電 (記者 鐘旖)重慶市25日召開全市人力社保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度,該市就業形勢穩中有進,城鎮新增就業75.1萬人,同比增長14.5%。當地還放開了創業擔保貸款戶籍限制,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4億元。
“穩就業”是保民生促發展的“必答題”。2021年,重慶市人力社保部門通過搭建“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的“智能就業”服務平臺,加強崗位信息、求職信息交流互通,在全國率先建成就業大數據中心和就業預警監測體系,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送崗位下鄉等活動,促進勞動供需雙方的信息共享,拓寬就業人員就業渠道,提升就業人員就業充分度。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重慶積極為市場主體減負穩崗,迭代升級“惠企40條”等政策措施,為1.4萬戶企業發放“留崗紅包”4000余萬元,400余萬返鄉農民工實現“應返盡返”;重慶籍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達到96.5%,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轉移就業農民工816.2萬,退捕漁民、淘汰落后產能分流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總體穩定;組織開展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23.5萬人次。
為讓城鄉居民老有所養、失有所助、傷有所償,過去一年,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在不斷鞏固職工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制度基礎上,穩步擴大保障范圍,努力實現人人參保。截至2021年末,重慶城鄉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94萬人、598萬人、766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24萬人、50萬人、36萬人;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鞏固在95%以上。
2021年,川渝合作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川渝兩地人社領域有106個合作協議落地見效,87項年度重點任務全面發力,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便捷辦”、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協同認”等“十件實事”全面落地,38項人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川渝通辦,日均辦理780余件。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重慶市人社部門還積極當好勞動保障的“監督員”。以根治欠薪為例,重慶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上依托實名制信息系統,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監管,及時發現并處置欠薪預警;線下以治理工程建設領域、教培行業欠薪為重點,全面排除欠薪隱患,全年為1.9萬名農民工追回工資2.47億元。
會議指出,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重慶市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促進就業與產業良性互動,“第一資源”與“第一要務”緊密結合,民生溫度與發展速度同頻共振。
2022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仍是首要任務。重慶將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同時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