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杜燕)2021年,北京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增至74%。全市軌道交通客運量30.8億人次,同比上年增長34.4%。
1月25日,2022年北京市交通工作會召開。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共享單車騎行量均實現歷史性躍升。其中,公共交通客運量53.8億人次,同比上年增長30.6%;共享單車騎行量9.5億次,大幅增長37.6%;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4%,增長0.9個百分點。
地面公交運營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北京優化調整151條線路,方便186個居民小區出行;削減重復線路384.6公里,有效提升了運輸效率。升級定制公交服務,高峰日運載達2.3萬人次,累計運送乘客1000萬人次;在望京等六個區域開拓巡游定制公交,日發480班次。
北京改革公交運行體制,建成53個區域調度中心,完成三級調度向二級調度轉變,95%以上常規線路實現區域智能調度,車輛準點率提高25%,調度人員下降40%。三環等重點區域1518塊公交電子站牌投入使用。
2021年,北京公共電汽車客運量23億人次,同比上年增長25.8%。
軌道交通高質量融合發展
負責人表示,2021年,北京堅持軌道交通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提升并重,推進軌道交通高質量融合發展。8號線三期北段等9條段城市軌道線路開通,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1148公里(含市郊鐵路364.7公里)。實施既有線網優化提升改造,1號線與八通線、房山線與9號線實現跨線運營,分別節省換乘時間10分鐘和5分鐘,并實現了網絡資源共享和網絡化運營新突破;推進北新橋、平安里軌道站點一體化改造,完成21個軌道微中心設計方案,站城融合取得新突破;130處便利店、藥店等站內便民設施上線運營,豐富了乘客出行體驗;“回天地區”5個站點“信用+智慧安檢”試點啟用,節省乘客排隊時間6-8分鐘。
2021年軌道交通客運量30.8億人次,同比上年增長34.4%,“地鐵運行質量效率國際領先”。
慢行系統持續優化提升
北京推進慢行系統與軌道融合,完成51個重點軌道車站224處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建設。編制出臺《慢行系統規劃2020-2035年》《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設施改善技術指南》等一系列規劃和標準規范。實施慢行系統品質提升行動,建成7個示范區,整治京藏高速輔路慢行廊道,完成二環輔路慢行系統改造、通行效率提升25%。
北京全市自行車專用路全年騎行量突破185萬輛次,東拓、南展工程有序推進。
醫院、景區等重點區域擁堵得到緩解
負責人指出,2021年,依靠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平臺,深化“市區聯動、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綜合治理、共擔共治”工作格局,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交通熱點難點,交通綜合治理取得新突破。
北京以靜制動緩解交通擁堵,道路停車改革實現全覆蓋,累計在1055條道路、施劃道路停車位9.28萬個;建成全市統一停車資源平臺,道路停車位數據與MaaS平臺共享,對外提供信息服務。強化共享單車合規投放,重點治理投訴集中區域,車輛合規率提升至95%。
北京醫院、景區周邊交通治理成效明顯。全市二、三級醫療機構全面實行非急診預約就診,各醫院上下午號源比例達1.2:1,有效緩解了患者人流高峰。監測醫院周邊平均交通指數4.69,下降1.69%。各公園景區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嚴格落實75%限流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