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翔峰
A股延續新年以來的回調走勢。1月25日,上證指數跌2.58%,深成指跌2.83%,創業板指跌2.67%。上證指數創下了去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創業板指年內跌幅已達10.46%,并跌破了3000點的整數關口。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一些機構人士認為,短期外圍市場成為擾動A股的最重要因素,無論是美聯儲加息還是地緣政治波動,都對市場情緒造成了沖擊。但是不少機構認為,很多股票已進入業績和估值較為匹配的區間,性價比逐步顯現,而且政府還有很多穩增長的工具沒有動用,當前位置不用恐慌。
A股艱難“闖年關”
年初以來,受海外加息預期影響,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同時疊加地緣政治風險發酵,海外市場大幅波動,美國三大股指中,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500開年以來分別下跌5.4%、11.4%、7.5%。
在全球資本流動加快的趨勢背景下,A股與美股存在一定的共振走弱風險。受此影響,近期市場情緒轉弱,風險偏好顯著收縮,上證綜指年初以來下跌5.68%,高估值賽道個股跌幅明顯,穩增長相關領域反而相對抗跌。
“下跌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資者對于無風險利率上行和企業盈利下行的預期,以及地緣政治導致的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眹┚不鹜额櫜呗载撠熑送醴逶诮邮茏C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具體來看,美國國內通脹高企,貨幣政策緊縮預期不斷上移,投資者擔心美國利率收緊會帶動各國無風險利率上行;從企業盈利上看,去年部分高景氣賽道由于高基數效應和國內增長壓力加大,大家對于今年增速預期有所下調,導致板塊出現回調,而市場一直在等待政策面更強的刺激力度,短期內沒有兌現,因此新市場主線還未出現,年初以來市場出現持續回調的現象,市場情緒面也相對低迷,昨日又疊加俄烏沖突預期沖擊,市場出現較大跌幅。
招商基金也認為,去年12月中旬以來,市場在海外流動性沖擊、地產信用風險等眾多負面因素影響下持續調整。昨日市場在海外情緒傳染下加速下探,回落至階段低位。
中長期看,A股仍是機會大于風險。華夏基金指出,雖然市場在波動過程中持續走弱,但本輪指數的調整幅度和持續時間相對有限,從性質上判斷,大概率類似于2021年2月底和2020年3月初的下跌,持續性不會特別強。預計節后隨著風險偏好的修復,特別是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顯現,市場仍有反彈機會。
市場有望企穩反彈
持續的回調沖擊投資者持股信心,但從多數機構投資者的反饋看,風險釋放之后,機會反而可能更加凸顯。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艾熊峰就分析,從歷史來看,地緣政治對全球風險偏好影響并不持久,隨著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預期逐步趨于穩定,海外市場或企穩,海外不利因素的解除,疊加國內政策友好環境,A股市場或迎來由守轉攻的階段。
“我們認為市場底已經接近?!蓖醴逄寡?,從市場和政策面看,春節后,市場活躍資金會重新開始尋找機會,刺激政策也會逐步升級、兌現,市場有望企穩反彈。
王峰稱,從股債對比框架看,中證500指數已在均值以下2個標準差位置,代表股票性價比很高;從歷史數據角度看,目前并沒有系統性風險,反而是勝率較高的時期。
頤和銀豐投資高級研究員楊勇也表示:“從目前點位看,距離近兩年的市場底應該還是有些差距的,但距離已經不遠了,安全邊際已經相對較高?!?/p>
楊勇認為,投資者目前應在市場上積極尋找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產業鏈高景氣賽道,股價明顯超跌導致估值相對較低的公司。另外就是一季度業績有望實現較高增速的公司,比如基建等標的。還有一些困境反轉標的,原料、運輸等成本價格趨于穩定,帶來盈利能力改善的下游公司。
多數機構人士普遍表示,當下投資者不應過度悲觀,應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蜂巢基金研究總監吳穹表示:“市場下跌可能由于外部情緒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資金規避春節長假的不確定性而選擇賣出,但我們認為很多股票已經進入業績和估值較為匹配的區間,性價比逐步顯現,而且政府還有很多穩增長的工具沒有動用,當前位置不用恐慌?!?/p>
“從投資者應對上看,忍受波動,投資等待是獲取收益的關鍵?!蓖醴灞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16年累計收益超11倍,但在192個交易月中有72個交易月都是負收益,有近四成時間都在默默承受下跌的煎熬。敢于在關鍵時刻布局,并堅定等待,有助于獲取更高收益。但在今年的投資中,因為極端風格的分化將收斂,投資者應該保持更均衡的持倉,有助于跟上市場風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