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北京有完善、健全的保供體系和充足的保供能力,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保障各封控小區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穩定。
據北京市衛健委消息,4月24日16時至25日16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9例,均為確診病例。而自4月22日以來,北京累計報告70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8個區。
北京這輪疫情不僅發展速度快、傳播鏈條復雜,且呈現“隱匿傳播”等特點。在此背景下,諸如“小區下單400臺冰柜”“超市貨架被搶空”“線上訂單無貨”等相關傳言和圖片在網上廣泛傳播,在這樣的“氣氛組”烘托下,不少居民連夜采購。到底要不要囤貨,囤多少,也成了居民當前關心的大事。
從近期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來看,有個別疫情嚴峻地區暴露出一些民生保障問題。因此,面對北京新一輪疫情,居民進行適當的生活物資儲備,以應對突發狀況,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引發恐慌性囤貨卻大可不必。
疫情挑戰之下,“糧草先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打好足夠提前量,才能“以快制快”爭取更多主動權。4月25日,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表示,北京市各類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穩定,供應有保障,25日新發地等7家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2.27萬噸,貨源穩定。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也表示,北京在2003年“非典”之后,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物資儲備模式,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能力,無論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都是市場保供的“主力軍”,使得城市保供能力保持了穩定。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北京市內就有批發市場和農產品流通中心,而新發地市場打造的蔬菜供應格局,不僅有本市及近郊設施大棚蔬菜,還有冬儲菜、每日進京的南方菜。這些多元渠道,形成了穩定有效的儲備供應,確保了北京的保供能力,極大降低了保供風險。
這兩日,面對線上訂單激增,線下超市超平時數倍客流量的情況,一些重點連鎖超市連夜增加補貨量;多個生鮮電商平臺也加大供應,將民生商品的整體備貨量提高。
此外,北京要求,各連鎖超市從25日起提前半小時營業、晚上延時閉店。各生鮮電商平臺企業倉儲及物流24小時運轉,同時補充增加運力,將分揀、配送人員力量提升50%以上,并開啟24小時隨時下單預約配送服務,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如此形成“線上線下”雙重保障機制,即便啟動應急機制,依然能最大限度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保障各封控小區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穩定。
以往的經驗也表明,疫情形勢越嚴峻,越要抓好抓牢“米袋子”“菜籃子”。截至25日下午,北京共有1個高風險地區,6個中風險地區。因此,除了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外,政府的兜底儲備也必不可少。
據了解,朝陽區已建立主要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區級政府儲備大米3000噸、面粉1500噸。在京客隆儲備50萬袋(桶)方便面、20萬瓶礦泉水。同時,加強對政府儲備的管理,確保儲備商品儲得好、管得好、調得出、用得上。
當然,保供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生產、供應、物流、配送等多個環節,從生產供應端到居民家里“最后一公里”,仍然有賴于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妥善安排。平衡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關系,這不僅關乎居民基本生活,更事關防疫后勤保障和民心穩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