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號稱“北京CBD后花園”的百子灣,有一“耳東文化產業園”。園區內有三棟獨立的6層紅色商務樓宇,園區旁邊是氣宇軒昂的金長安大廈。
在其中兩棟紅色樓體之間的空地上,經常會有許多年輕人,面帶愁容地抽煙。他們為一家名為品今控股集團(下稱“品今控股”)的公司工作,主要的業務就是推銷理財產品。每天激發他們追逐財富夢想的,是一段流傳在集團內部無從考察真偽的傳奇故事。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公司一名19歲的員工,因為連續3個月沒有開單,憂心忡忡地在樓下抽煙。這時碰到一個穿著樸素的北京大爺。大爺很熱心問他,“年輕人,你怎么了?為什么愁眉苦臉的?”
年輕人猛吸了一口煙,用腳踩滅煙頭,垂頭喪氣地說:“我3個月沒開單了,快要被公司開除了”。
大爺說,“年輕人,別灰心!你帶我看看你們公司都是賣的啥產品?”
年輕人把大爺帶到耳東產品展示廳,給他介紹理財產品。沒想到,老大爺當場就說,那我投資500萬吧。過了沒多久,老大爺又追加了5000萬。
這個夢幻般的財富故事,激勵著2000多號員工,為品今控股瘋狂推銷私募基金產品,也得以讓品今控股龐枝逸出一家影視投資、制作、院線管理的影視全產業鏈公司——耳東影業。
耳東影業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迅速崛起于影視圈,不僅參投《紅海行動》、《西虹市首富》、《邪不壓正》、《反貪風暴3》、《反貪風暴4》等多部影視,還吸納投資機構包括王思聰控股的Iconic Fashion Limited公司、英皇娛樂集團和光線傳媒旗下的貓眼娛樂等入股,更是和香港影星古天樂、黃百鳴多方合作。
然而清流工作室的調查發現,支撐起耳東影業諸多影視投資的資金來源,正是“耳東文化產業園”里那些年輕人銷售的理財產品。而發行這些理財產品的品今控股背后,已演化成一個資金“拆東墻補西墻”的龐氏騙局。
慘淡的基金業績下,為償還允諾客戶的高額利息,品今控股不僅涉嫌虛假宣傳業績,還違規發行產品,招募更多新投資人,以借新還舊的模式填補資金窟窿,直到2020年2月,品今控股資金鏈徹底崩裂,無法兌付投資人的資金。
超級聯系人
品今控股實際控制人為32歲的陳碩罡,個人履歷鮮少披露。在員工眼里,陳碩罡自帶金融行業的多金、高智商光環。
而實際上陳碩罡個人履歷極為普通,根據耳東影業后來披露資料,陳2008年畢業于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專業為日語,畢業后曾在北京金譽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監事,該公司從事黃金投資交易,后被吊銷營業執照。2009年,陳創立品今控股集團。
根據品今控股內部人士的說法,陳碩罡最初從事的是一種貴金屬投資,賺了不少錢。而品今控股的官方網站公布的最早信息是2012年11月,自稱主要業務是從事高凈值客戶資產管理服務。
品今控股的一大轉折點是,2014年,旗下兩家公司品今(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品今資管”)和品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得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牌照,此后借助私募資金,將品今控股的財富版圖擴大到實體投資和文化產業。
另一重要轉折是,品今控股旗下耳東影業和香港影視圈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參投多部香港電影。
耳東影業2015年參投的兩部港片——《神行太保2016》(后更名為《毒戒》)和《驚天破》——都是香港老牌影視制作公司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擔綱出品的。2019年3月,品今控股還從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挖來前高管唐文康,擔任耳東影業副總裁,利用其香港資源負責耳東電影及連續劇的投資制作。
2015年10月,品今控股集團和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古天樂合作成立品今天下影視公司,此后耳東影業參投古天樂的幾乎所有電影。
同一年,品今控股還傍上香港英皇集團,和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建立合作。英皇娛樂在香港影視圈首屈一指,旗下的簽約藝人就包括眾多一線咖位明星,包括謝霆鋒、容祖兒、陳奕迅、李克勤、twins等。
外界不知,陳碩罡如何結識香港眾多影視界明星企業。如果追蹤痕跡,早在2013、2014年,品今控股就致力于為各種高凈值客戶服務,推出香港豪華郵輪旅行等活動。品今控股還邀請香港知名企業前來北京品今控股的總部舉辦南北論壇。
此后,品今成為大陸和香港的影視行業資本的“超級聯系人”,和眾多香港娛樂集團開展合作。而香港資源成為耳東影業的最好背書,幫助耳東影業在影視圈一路高歌猛進。
清流工作室了解到,為拿下香港另一位明星兼制作人黃百鳴的資源,2018年收購了黃百鳴在上海的天馬影城。
此時的耳東影業已經成為品今控股旗下最知名品牌,品今控股2017年左右租賃3棟紅樓大廈,并以耳東品牌命名該產業園。耳東影業依靠并購投資,迅速從一家不知名影視公司,變身一家影視投資、制作、院線、藝人經紀等全產業鏈影視公司。
耳東影業對外宣稱,按2018年中國電影娛樂公司投資電影項目數量計算,耳東影業名列第七。耳東影業更是幾乎參投了香港巨星古天樂、黃百鳴的諸多電影。公開報道中,2019年,耳東影業還和10余位好萊塢導演建立合作。
2019年6月,耳東影業在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之前,耳東影業招來前合作伙伴們入股耳東影業,耳東影業的上市主體股權結構變更為陳碩罡間接持股69.15%,楊凡間接持股26.6%,太陽娛樂集團旗下子公司持股1.92%,王思聰控股的公司持股0.72%,英皇娛樂旗下控股公司持股0.96%和貓眼娛樂持股0.65%。
王思聰也是品今控股的合作伙伴。早在2015、2017年分品今控股兩次入股王思聰控股的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王思聰2019年6月入股耳東影業的3個月前,熊貓互娛旗下平臺熊貓TV停播,熊貓互娛公司宣布破產,王思聰不僅控股的普思資本股權被凍結,自己也屢屢被限制消費。
至暗投資
耳東影業成為品今控股對外基金產品銷售的最華麗名片,掩蓋了品今自身投資的多項慘敗。
品今控股的一大主營業務——私募基金投資,業績慘淡。清流工作室通過私募排排網和基金業協會,查詢品今控股備案的私募基金,因為業績慘淡多只基金產品提前清算,整體收益遠不能覆蓋品今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
而作為品今控股集團管理備案基金產品最多的品今資公司,整體收益率也遠低于一般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根據私募排排網可查詢到的數據,品今資管公司2013年4月成立以來,累計收益21.39%,年化收益不過3.15%。這年化收益率僅相當于銀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
而品今控股名下主要從事天使投資、PE投資、影視投資的甲午源石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可查閱的投資成果也乏善可陳。
其投資的母嬰產業新三板掛牌公司芝蘭玉樹(835785),2018-2019年,業績均大幅虧損數千萬。
還有2016年5月成立的甲午源石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參與品今資管發起的品今•浩博教育產業基金產品。而該產品主體為北京中泰盛亞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投資于優質教育企業股權,該企業擁有河北臨城縣教育產業園區及其配套設施舉辦、運營權。
該基金實際收益至今未回款。
根據法律文書披露信息,北京中泰盛亞于2016年8月花費5100萬元,從原大股東手上收購河北浩博產業文化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并約定一年后該大股東按照14%年化收益率第二年回購,但是時間期限截止,原大股東并未按約回購,雙方因此對簿公堂。
外界不知的是,盡管該教育基金未能實現回報,但是品今向投資人兌付了本金和利息。
一個巨大疑問,一場失敗的投資,償還客戶的利息本金從何而出?
品今控股曾試圖通過資本運作挽救損失。清流工作室通過知情人士以及相關材料了解到,品今控股2018年下半年試圖將上述部分教育資產(浩博臨城實驗中學)注入香港上市公司飛霓控股(8480.HK),發布教育板塊上市募資計劃,投資人以認購飛霓控股定增股份的差價獲利。
品今的如意算盤是,借助飛霓控股發行股份收購浩博臨城實驗中學資產,提升股價,同時又可以借殼上市,并將其下教育資產相繼注入,實現加倍收益。
但是實力裝不下野心,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8個月上市計劃期限到期,飛霓控股不僅未完成定增,而且股價也未發生變化。
“穩賺不賠”的承諾保證之下,品今控股延期了2個月,按照理財產品年化利率12%的利息,支付給了投資人。
教育資產的二次失敗,品今控股再次填補窟窿。
其他產業投資方面,品今控股間接控股的浩瀚教育在2018年當年虧損1836萬元(歸母扣非凈利潤)。重要產業耳東影業盡管2017-2019年,3年來一直處于盈利狀態,但總資產回報率逐年下降,從2017年的9.6%跌落到2019年的2.7%。
而品今資管公司募集產品承諾給客戶的年化收益率在10-17%不等。多位員工私下里曾對公司的盈利水平評估,一年期產品,支付給客戶利息,再加上公司運營成本,人工薪資提成,公司的盈利至少在30%以上才能覆蓋資金成本。
在品今自身收益慘淡的情況下,品今以何支撐客戶利息?
拼單理財
品今發現了新的致富模式,這一模式不僅能填補前面投資虧損漏洞,還可以迅速融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耳東影業等實體公司。
李武(化名)2018年下半年入職品今控股以來,他負責銷售的私募基金產品都有一個特點——不備案,保本保息,到期后可續可取。
私募基金產品一般是按照投資的最終收益支付客戶,但品今控股是固定利息和年化收益率,支付給客戶。不僅如此,品今控股鼓勵客戶在理財產品到期后,不贖回本金,繼續滾動投放,只支取利息。
品今控股為了吸引更多客戶,不僅諸多私募產品未按照規定備案,而且放低投資人要求門檻,拼單理財。
譬如2019年,品今資管發起的一份為耳東影業投資《反貪風暴5》的募集產品,該產品投資期為一年,募資5000萬,設立北京中投融盛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投資人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入伙。
北京中投融盛的工商注冊信息上,不僅未按照規定披露有限合伙人,也未按照《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在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網站上登記備案。
諸多理財產品存在拼單,明面上理財產品由一個人投資100萬,私下里卻是由多個投資人共同湊錢完成的,投資人之間再簽署一份代持協議。
來自北京的周偉律師團隊提醒投資人,《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要求,除單只私募基金投資額不低于100萬元外,還對合格投資者的認定條件和程序作了嚴格規定。一些機構為了擴大募資范圍,以熟人、朋友“拼單”為借口,匯集多人小額資金變相突破投資額下限,這絕對是被禁止的違規行為。投資人切不可因“熟人”、“朋友”的推薦而落入所謂的“拼單”理財陷阱。
被架在轉盤游戲上的投資人,面對持續的穩定收益,毫無覺察。品今控股只要保證,融來的資金能夠覆蓋前面投資人的利息和本金,資金游戲的轉盤就不會停歇。
品今控股有一套自己的體系支撐上述轉盤游戲。品今控股不停地招兵買馬,擴充市場部團隊,來推銷自己的金融產品。最多時,市場部人員高達2000余人。
品今控股集團目前有4個市場部,每個市場部下面有30多個事業部,事業部下設總監——經理——普通員工崗位。每個事業部負責招聘自己的團隊,在BOSS直聘上以源石財富還是品今資管、品今控股的名義發布人才需求,但無論招聘崗位是管理培訓生,還是資產規劃師、留學顧問、影視投資顧問、風控經理,實際上都是銷售崗。
品今控股需要養來更多的人力來融資。多位員工告訴清流工作室,員工及其親朋好友就是品今控股產品的最大客戶。
所有員工入職第一周培訓時,必上的重要一課就是如何把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變成品今的客戶。
有些團隊參考銷售保險的概念,將目標客戶鎖定到 “緣故關系”——自己的直接關系人群,包括:同學、親戚、朋友、社團、同鄉等。
有些團隊更是將精準客戶,按照親疏遠近,劃分為四級,譬如一級是父母,好哥們,好閨蜜;二級是朋友等。
當然,轉盤游戲還需要一個獎勵機制,給予員工高額提成。員工拉來的客戶越多,收入提成也越高,如果拉來100萬的單子,提成比例是3%左右。
最鼎盛時,單個事業部單月拉來的投資款能超過上億元。李武估計,最瘋狂時,整個市場部單月投資款幾十億肯定是有的。
伴隨著公司團隊的瘋狂攬金,也迅速成就了大批千萬富翁,年薪百萬、千萬的員工曾比比皆是。一個事業部團隊里業績突出的經理,一年收入就高達3000萬。
巨額財富的迅速加身,人也滋生強烈的炫富本能。在這片不到6萬平米(建筑面積)的產業園,聚集多輛豪車,譬如賓利、勞斯萊斯、法拉利、瑪莎拉蒂等,李武稱,你如果有一輛30萬的車,都不好意思開進來。
白天,耳東文化產業園上班的員工時常能聽到樓下豪車渾厚的轟鳴聲,像品今控股財富開幕前的儀式。
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上半年開始,品今控股的資金游戲時時處于緊繃狀態。品今控股瘋狂發行各種理財產品,下半年還開始把參投的電影項目的投資收益份額,出售給普通投資人,同時把電影投資風險轉嫁給普通人。
耳東影業需要迅速上市,挽救品今控股的資金饑渴。
第一步,耳東影業制造資本搶手的假象。
電影行業,歷經2018年的稅務風波和監管層隨后出臺的要求嚴厲整改措施,曾經資本膨脹的電影行業迅速冰封。多家影視巨頭業績慘跌,市值大幅衰退。
光線影視董事長王長田在2019年11月的上海電影節上感慨:“從2016年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市值高峰到現在,整個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平均下跌72%,現在影視公司市值只有過去三分之一不到,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跌個80%是正常跌幅,這種情況下資本是無法進入的”。
而2019年中旬前后,耳東影業 “逆勢而行”—— 宣布完成A輪和A+輪融資,共計數千萬美元,而真實情況是,絕大部分資金并非來自機構投資人,而是借助品今控股的渠道募集的散戶投資人。
2019年6月完成的A輪融資,就是上述提到的4家機構投資人——王思聰公司、太陽娛樂集團、英皇娛樂旗下控股公司持和貓眼娛樂,該4家機構均是品今昔日的合作伙伴。根據耳東影業招股書披露數據,上述4家機構投資人投資887萬美元。
2019年8月,耳東影業宣稱的“獲千萬美元A+輪融資”,據品今控股內部人士稱,這一A+輪融資,實際上是市場部人員募資過來的。
完成了上市前的融資后,耳東影業于2019年12月耳東影業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不到2個月,被香港聯交所發回。
這在業內基本上被視為耳東影業赴港上市通道的關閉,寓示著品今控股希望上市帶來的資本熱潮化為泡影。
然而耳東影業未作任何調整,于2020年2月再次遞交招股書,香港聯交所不再受理。耳東影業的IPO過期自動失效。
聽聞耳東影業上市失敗的李武,意識到品今控股的資金游戲可能提前崩盤。遂提前和公司溝通要求3月到期后贖回自己的本金。
隨后疫情爆發,無論影院還是各行各業都受到極大影響。諸多投資人在理財產品到期后,開始贖回本金,但是他們突然發現,自己被套住了。品今控股根本無能為力兌付。品今控股從2020年1月開始陸續無法兌付到期的理財產品,到4月分前后,已經出現大規模的理財產品逾期,無法兌付。
但是品今控股無論公開渠道還是私下里從未提示耳東影業上市失敗,反而以此為噱頭,繼續出售各種理財產品,誆騙新的投資人。
不明就里的品今控股的員工還被指示,將招股書出示給投資人看,取得他們的信任。根據內部多位員工的說法,今年5月,品今控股私下里甚至悄悄販賣耳東影業的原始股,誆騙新的投資人。
耳東文化產業園的資金游戲還在進行。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投入上百萬資金的員工和投資人,懷著復雜的心情,一方面向監管機構投訴品今控股,要求退還自己的本金,一方面希望品今控股繼續招募更多的新投資人,來幫助自己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