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魏成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的年輕人開始把博物館當做戀愛、社交的場所,他們一邊逛博物館,一邊觀察彼此對文化的熱愛度,以此確定雙方是否有共同話題。
根據攜程的統計數據,2021年上半年,通過攜程平臺預訂博物館門票的人次相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75%。熱衷于參觀博物館的人群中,80后占41%。“博物館熱”正成為一股席卷全國的文化浪潮,今年“五一”期間,三星堆博物館接待游客超8萬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日限流6.5萬人,作為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更是一票難求。
“‘到博物館去’,已經成為社會新風尚。”近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發布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達到5788家,其中5214家免費開放,定級博物館達到1224家,非國有博物館增至1860家,行業博物館825家。
在疫情限流措施下,全國博物館在2020年舉辦了2.9萬多個展覽,接待5.4億人次觀眾?!兑庖姟诽岢?,到2035年,中國特色博物館制度將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館社會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館強國。
原本高冷的博物館,為何會成為全民關注熱捧的焦點?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劉超英分析,一是因為《國家寶藏》《國寶檔案》《我在故宮修文物》等一系列節目熱播,引發博物館旅游熱,博物館變成熱門打卡目的地。另一個原因,則是現在的博物館廣泛運用數字新媒體手段,多媒體影像與實物展品相呼應,讓觀眾減少距離感,有些博物館通過3D技術“讓文物活起來”,沉浸式展覽更吸引人,也更生動有趣。
《唐宮夜宴》的走紅讓人們對河南博物院館藏燃起了興趣
63歲的劉超英從事博物館工作近40年,對國內博物館尤其是北京地區博物館的情況了如指掌。她發現,當博物館成為每個城市的熱點,就能得到政府和市民的高度關注,使得更多信息資源向博物館傾斜,成為博物館發展的新機遇,“但是,在新機遇面前,博物館同樣面臨很多挑戰。”
爭相打造“博物館之城”
197座備案博物館,187座實際存在博物館,是北京截至2020年擁有的博物館數量。
去年,北京提出打造“博物館之城”,在那之前,西安、南京、成都、廣州、佛山、長沙、洛陽、大同等城市也都將“博物館之城”的概念納入城市文化發展目標。
要成為“博物館之城”并不簡單。所謂的“博物館之城”,不是簡單地把博物館聚在一個城市,而是要讓博物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博物館文化無處不在。劉超英認為,博物館具有“城市客廳”的功能,“北京地區的每一座博物館,都將成為公眾造訪首都的會客廳。”另一方面,博物館也是學生的第二課堂。
盡管2017年就從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職位退下來,她仍以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的身份為博物館事業忙碌。5月25日,北京博物館學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博物館藍皮書:北京地區博物館發展報告(2019~2020)》,這也是中國第一部關注博物館發展概況的藍皮書。
“北京是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都’,中國最早的幾座博物館、最大的幾座著名博物館都在北京。”劉超英說,現在,北京已經形成縱橫交織、經緯縝密的博物館布局。北京不但有故宮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這類“國字號”,也有首都博物館、孔廟、國子監等市級博物館,一級博物館數量居全國之首,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館則匯聚為展現老城文化精髓的博物館群。
從博物館的數量、規模、等級、影響力來說,北京博物館位于全國前列,部分博物館硬件條件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博物館平均水平。據劉超英觀察,博物館之所以成為社會熱點和大眾“打卡圣地”,更多是因為博物館與外界的聯絡互動越來越頻繁,觀念也從教育民眾轉向服務大眾,每一個博物館都強調品牌意識。從2019年開始,北京用“聞·悟北京”“館長說”等活動,將普通人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拉近,形成整個北京地區博物館的群體效益。
劉超英認為,北京要打造“博物館之城”,有天然優勢。這里既是全國文化中心,也有綿延3000多年的歷史脈絡,從遠古人類的遺存到當代的人物、事件,都是北京地區博物館的特色資源。但也因為如此,北京博物館的短板也很明顯:自然科技類、美術類博物館數量嚴重不足,專業人才短缺,藏品利用率低,給社會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不足,民辦博物館生存艱難。
擁抱科技和新媒體
多年前,劉超英就意識到,公立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核心,但民辦博物館的豐富和多元是城市博物館生態的重要補充。
“隨著社會進步,博物館門類將不斷豐富和細化,專題類博物館、行業博物館、民辦博物館發展將成為北京地區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她認為,未來,一個城市的博物館更加注重的是與社會的依存關系。從發展趨勢來看,人文歷史類博物館建設速度將放緩,自然科技類博物館、新興技術博物館、社區博物館、藝術類博物館的發展將呈上升態勢。生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等新型博物館形態,也將獲得各自空間。
1905年,中國博物館創始者張謇就創辦南通博物苑,成為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他也曾用“高閣廣場,羅列物品,古今咸備,縱人觀覽”概括博物館的功能和內涵。
對今天的觀眾來說,僅僅羅列文物,已經滿足不了需求。怎么提高博物館展覽的可視性、互動性,新技術、新媒體手段在展陳藝術中的使用,正變得越來越普及。
劉超英說,過去博物館都是說教式的展覽,但新一代觀眾更喜歡參與度高、畫面感強的技術手段。從網上數字展廳、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觸摸屏交互、流媒體播放再到網上直播,各種數字技術手段都已運用到博物館展覽中。
故宮博物院將館藏的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韓熙載夜宴圖》制作成了手機App,藏品畫作經過超高清掃描,可放大到原畫40倍,觀眾可在超4k高清畫面中沉浸式觀賞畫作,不錯過任何細節。“這種超級精細的觀看體驗,在平時的展廳參觀中,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實現的。”她認為,數字時代科技對展覽的助力作用,也使得博物館更大眾化。
尤其在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展覽中,孩子們最喜歡墻面觸摸、虛擬翻書、全息投影、幻影成像、弧幕影院、全息甩屏等技術帶來的互動。3D技術可以讓觀眾在手機上360度看文物,故宮博物館的“全景故宮”項目,也能讓不能到場的觀眾隨時漫游故宮。
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在熱烈擁抱新技術與新媒體,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抖音上擁有91萬粉絲,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在B站開通了官方賬號。
疫情期間,“移動互聯網+博物館”的形式受到空前關注,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微信公眾號與官網后臺連接,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直接進入官網在線觀看46個展覽。
搭乘“聲音經濟”的快車,很多博物館也在嘗試“有聲博物館”。目前,全國有50多家博物館在擁有6億用戶的喜馬拉雅上開設音頻專輯,中國國家博物館上線了包括“秦漢文明展”在內的11個音頻專輯。在喜馬拉雅藝術暢銷榜上,排名第一《國寶來了:百大博物館文物精講》已經獲得2.2萬訂閱和34萬次播出。
面對博物館熱、研學熱,劉超英看到博物館從小眾關注到全民關注的趨勢。她認為,今天的博物館不僅要“讓文物活起來”,也要用鮮活的形式拉近與年輕群體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博物館也要從專業化角度繼續深入挖掘文物內涵,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產品。
她也提醒,如果博物館展覽片面追求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泛娛樂化的展覽方式造成博物館核心內容傳播的缺損,那將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