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股民喜歡跟著機構席位炒股,這是因為,凡是個股中出現機構席位買入的股票,次日大概率出現上漲。但股民要注意,對于一些高位仍然出現機構接盤的股票,還是要理性一些,畢竟不排除機構高位接盤只是為了配合莊家更好地出貨,而后股民只會被套在高高的山頂,而機構則會悄悄地出逃。
很多事情,散戶重視的多了,就變成了陷阱。盤后公開交易信息,也就是投資者常說的龍虎榜,設計之初是為了讓投資者了解大戶動向,知道哪些人在買、哪些人在賣,但時間運行到了現在,這個龍虎榜已經成為了散戶投資者尋覓“機構專用席位”的地方,投資者希望從中找到投資機會,但同時,莊家也希望散戶看到自己想讓散戶看到的信息,即投資者能夠看到的機構專用席位,不排除是莊家刻意安排的。
其實機構專用席位的信息量并不大,龍虎榜公布的只是一個席位,或許一家基金公司會租用一個會員席位,但說實話,如果只是一家公司使用一個會員席位,多少有點浪費,那么會不會有幾家基金公司合租的可能?會不會在行情不那么爆滿的時候也對外出租通道?甚至有些基金公司的大股東就是券商,那么券商會不會在行情火爆的時候把大客戶的報單通過基金公司的通道報入交易所主機?如果這些因素是有可能的,那么投資者看到的機構專用席位,純度也就不再那么高,而不同的機構專用席位,投資者根本也不可能知道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甚至有時候買入榜前五名都是機構專用席位,投資者是無法區分它們之間的差別的。
所以本欄說,當投資者看到機構專用席位瘋狂買入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多個心眼,這到底是真的機構買股票不小心曝光了,還是莊家想出貨而刻意讓投資者看到機構專用席位在買入股票?
比較好的應對辦法還是要看股價所處的位置,如果股價處于低位,而且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都比較好,那么投資者可以理解為是機構在買入股票;但如果是股價已經處于高位,累計漲幅巨大,股價也有高估之嫌,那么投資者也要掂量一下,此時追高,是否明智。
此外,投資者還要想明白,投資者習慣使用的尋找主力動向的方法,往往也會成為莊家有的放矢的突破口。例如某公司大股東持股要質押,重要股東要減持,業績增速也開始滑坡,此時如果有個牛散舉牌買入5%的股票,投資者要不要追漲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因為誰也說不好牛散舉牌的真實目的是什么。有時候穩健點的交易還是上策,猶豫買不買的時候不買,猶豫賣不賣的時候賣出。
最后,本欄建議投資者,對于機構專用席位,如果不能理性并且辯證地看待,那么看了還不如不看,自己通過上市公司基本面和K線圖去尋找投資機會,遠比尋找機構席位靠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