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從2011年的104.36萬輛增長到2021年6月的349萬輛,但是城區道路卻很難變更寬度,使得佛山的“車路人”矛盾日益突出,廣大市民對政府解決矛盾的期望值只會越來越高。
近日佛山出臺《城市“暢通工程”兩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當地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通過“交通管控現代化、交通技術智能化、交通服務品質化、道路建設網絡化、交通治理精細化”五大系統工程、17項工作措施、91項具體任務,提升市民出行滿意度。其中值得市民期待也是很容易出效果的工程就是“解堵”,為此佛山提出今年下半年改善96個交通擁堵點。
禪城兩個交通堵點已有處理計劃
佛山大道—瀾石一路家博城路口,是禪城區前往順德區的“咽喉”,到了早晚高峰,這里堵車就成了家常便飯。記者早高峰在該路口看到,如果車輛從瀾石一路出來(東西向方向)左轉,很容易造成路口堵塞。
“佛山大道—家博城門口嚴重擁堵,有時候一堵就是半小時。”2021年1月有市民在人民網給佛山市市長留言,稱希望該路口建設跨線橋或者隧道。
此外,由于魁奇路是佛山中心城區東西方向又一條主干道,晚高峰期的魁奇路—嶺南大道路口,6條車道都被排隊過紅燈的汽車塞滿,一旦有車輛未在信號燈周期內完成轉彎,就會影響到其他車道順暢通行。
“佛山大道—瀾石一路家博城路口,魁奇路—嶺南大道路口都被列入方案,佛山大道—瀾石一路家博城路口計劃實施封閉路中隔離、撤離交通信號燈并新建人行天橋來解決。”本周佛山市交通運輸局基建與養護管理科副科長張勇通過媒體表示,對于魁奇路—嶺南大道路口,計劃設置待行區。
“過去5年,佛山市的治堵工作逐步實現制度化、常態化、精細化、品質化,重點治理中心城區堵點67處。”在2021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佛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曾陽春表示,雖然全市治堵工作有新進展,但是跨市、跨區綜合交通網絡的歷史欠賬仍然需要推動解決。
佛山優化道路設置緩解交通壓力
要更好地解決擁堵歷史欠賬,就必須正視當前佛山機動車保有量猛增與城市道路資源無法匹配的矛盾。
按照佛山市公安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349萬輛,其中全市新注冊登記機動車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7.6萬輛,增長66.92%。同時全市新領證駕駛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5萬人,增長66.95%。上述數據可以說明,機動車增長給佛山道路資源帶來巨大壓力,所以佛山希望通過優化道路設置來緩解擁堵。
季華路與南海大道、桂瀾路兩個交叉口,是禪城區與南海區往來的交通要道。在2020年12月前,佛山市民曾多次向市政府反映能否修建立交橋或者隧道緩解擁堵。
“季華路完成快速化改造,日均車流量由改造前9.6萬車次增長至現在超過20萬車次。”佛山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上述兩個節點高峰流量都是超飽和狀態,其中測算過南海大道節點東、西、北進口排隊長度達300—450米,桂瀾路節點東進口排隊長度達450米。
最終,佛山市利用借道左轉、全方向待行等先進疏導方法,讓上述兩個路口擁堵有明顯緩解。
利用優化道路設置,截至2020年12月底,佛山全市道路交通通勤日高峰擁堵延時較2017年下降了6.0%,中心城區高峰期擁堵指數較2017年下降了9.5%。
“佛山在城市治堵方面敢于創新,比如首次應用借道左轉、潮汐車道、全方向待行等新舉措,將海五路—南海大道節點、南海大道—季華路節點、佛山大道沿線節點通行能力提升了至少10%。”深圳交通規劃設計院佛山分院副院長趙磊表示,因為用地條件、交通出行供需關系等因素,佛山只有對道路條件進行挖潛才能解堵。
佛山會減少軌道交通建設造成的擁堵
在已有成效基礎上,佛山還要通過方案,把堵點的治理范圍擴展至全市各區,把中心城區的治理經驗推廣到順德、三水、高明,提升全民出行效率。
以禪城區公布情況為例,禪城已確定擁堵治理項目50項,其中2021年計劃完成24項,目前已完成5項。具體來說,該區還計劃10月底解決嶺南大道沿線路口優化提升,計劃11月完成魁奇路—湖景路口優化。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佛山加密軌道交通網,當在建的地鐵3號線以及今年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地鐵2號線二期、4號線工程同時推進時,預計至少在今后5年,中心城區內的季華路、南海大道沿線還會存在至少8個以上的在建工地,這勢必進一步加劇中心城區擁堵。
“我們交通擁堵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緩解,因為市民出行很多時候都是使用私家車,加上在全市完善路網和軌道交通線網過程中也可能帶來一定陣痛,要在城市公交和軌道交通大份額承擔公共出行后才能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效。”曾陽春指出,會進一步健全市、區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工作機制,年內至少完成一批交通擁堵節點、路段及片區的交通綜合治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