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陸續曬出今年上半年的外貿成績單。面對國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海運不暢、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大幅波動等諸多難題,各地外貿仍然“考”出了亮麗的年中成績。同時,在外貿創新發展年,各地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也在不斷提速。
穩:高景氣度恢復性增長
打開各地外貿年中成績單,東部省市仍然是“實力擔當”。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外貿總額均超1萬億元,全國貿易額的近八成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福建、北京7省市(約13.62萬億元)。其中,廣東、江蘇、浙江外貿總額位居全國前三,分別為22943億元、14812億元和13829億元。
在增速上,耀眼的“明星”仍在中西部。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同比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共有18個,中西部省區市占了12個席位,其中山西、云南出口增速分別高達120.2%與116.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外貿額快速增長主要由兩大因素決定:一是國外生產仍受新冠肺炎疫情掣肘,中國具備穩定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能夠搶占先機;同時,部分國家經濟逐步復蘇也使得外需持續釋放。二是各地在落實全國性穩外貿政策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出臺了地方性穩外貿措施,甚至細化到“一企一策”,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上半年,中國外貿發展表現出較高景氣度的恢復性增長。東部地區由于外貿基礎較好,仍是支撐全國外貿穩定增長、穩住國際市場份額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呈較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加速優化外貿區域結構的同時,也為中國外貿發展逐步釋放了更大潛能。
今年上半年各地外貿的增長不僅得益于去年的低基數,北京、安徽、河南等地外貿半年增速也創下了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此外,有些地方的外貿進出口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取得不菲的成績,如河南與2019年同期相比實現了72.7%的高速增長。
質:創新發展提速
市場采購2.0、“市場采購+一般貿易”拼箱轉關出口、貨款寶、環球易達……8月3日,在“從貿易創新看義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義烏市副市長葛巧棣介紹了義烏的一大批貿易創新成果。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義烏不僅實現進出口總額1674.1億元,同比增長22.9%,而且實現市場采購和跨境電商貨物拼箱9.64億美元,同比增長180.8%,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拉動其外貿增長的強勁動能。
義烏并非個案。商務部確定今年為“外貿創新發展年”,時間已經過半,各地外貿不僅有成績單上的亮眼數字,更有創新發展的內在氣質。多地外貿創新發展從政策到成效均呈現諸多亮點。
今年以來,各地外貿創新發展政策頻出。比如,天津推出了《天津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外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河北發布了《河北省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重慶市商務委則發揮全市外貿外資協調機制作用,牽頭擬定并推動市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通知》。
受益于各地高度重視外貿創新發展,多地外貿發展“新”意迭起。比如,重慶去年實現內陸口岸大貿車整車保稅進口創新業務常態化運行,今年上半年推動保時捷整車在重慶保稅進口3104輛,貢獻外貿進出口值約1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規模;安徽也創新發展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等新業態。
崔凡表示,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可以為地方外貿培育新增長點,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從而為地方外貿增長注入強勁的新動能。地方外貿發展要在穩增長的同時抓好創新,主要結合地方特色,從產業、貿易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等層面培育更多新潛能,打造更多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