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1月21日電 (記者 林浩)廣西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海龍21日表示,2022年,廣西法院系統將加強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司法合作,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動涉外糾紛多元化解。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1月17日至21日在南寧市舉行,黃海龍此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述。
地處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前沿的廣西,正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和RCEP生效機遇,加快推進實施RCEP示范區建設。同時,日益增多的涉外商事海事糾紛,給審判工作帶來挑戰。
黃海龍說,2021年以來,依托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國際交流中心廣西基地,廣西法院系統探索開展對東盟國家當事人電子雙語公告試點。并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西分會建立涉外商事糾紛訴調對接機制,基本建成以商事調解仲裁為基礎,商事法律國際合作為重點的服務體系,有效完善涉外商事案件管轄制度。
在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欽州港、崇左三片區,廣西高院設立巡回法庭,制定出臺《關于廣西自貿區巡回法庭受理案件范圍的通知》,推動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滿足市場主體的司法關切和需求。
其中,崇左市中級人民法院自貿區巡回法庭立足“邊境、邊貿、邊民”的區情,完善邊貿訴源治理工作機制,構建了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為一體的大調解工作體系;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自貿區巡回法庭通過“府(政府)院(法院)聯動”機制,僅用5個多月時間,便完成廣西玉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司法重整程序,使得瀕臨破產的公司涅槃重生。
黃海龍稱,2021年,廣西法院系統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及海事海商案件832件,辦結涉外司法協助、涉港澳臺司法互助事務456件,依法平等保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
其中,在處理“艾麗肯”號外籍貨船訴前保全案中,廣西高院主動將原約定由外國仲裁,變更為北海海事法院管轄,并適用中國法律,贏得外方當事人認可。
黃海龍表示,下一步,廣西將繼續承辦中國—東盟大法官論壇、中國—東盟自貿區法律事務論壇等系列交流活動,深化與RCEP成員國間的司法協助與交流,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推動涉外糾紛高效化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