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若琳
一個59元的盲盒,卻讓無數粉絲為之瘋狂,一擲千金者大有人在。過去兩年,盲盒經濟站上風口,僅在小紅書平臺上,就有125萬篇關于盲盒的筆記。
從消費心理來看,盲盒之所以比一般商品更受追捧,關鍵在于“盲”字。不止一位消費者對筆者表示,消費快感在于拆盲盒的一瞬間,當盲盒里的商品確定后,興趣也隨之消失了。甚至有粉絲稱,自己閑暇時喜歡在小程序里抽盲盒,抽完都不需要看實物,直接在二手平臺上轉手賣掉。
202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人均GDP突破8萬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突破了1.25萬美元,已經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以“盲盒”為代表的潮流玩具和時尚消費產業,正成為年輕人尋找存在感、進行社交的重要方式。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國內潮玩市場的規模從2015年的63億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294.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在46.36%,預計市場規模在2024年會達到763億元,2030年將突破1100億元。
因此,盲盒企業賺得盆滿缽滿。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毛利率為63%,同時該公司旗下一系列產品宣布提價,從59元提至69元。一款盲盒產品如何定價,應該是以產品品質驅動,而不是靠“賭博心態”的銷售模式或鼓吹稀缺的營銷手段。
高凈利潤率背景下,盲盒產業亂象頻出。一方面,部分商家利用盲盒作為噱頭,將過期、臨期、滯銷商品重新包裝出售,侵害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刻意營造盲盒的稀缺性,搞饑餓營銷進行炒作。
盲盒行業的發展亟須規范。近日,《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正式出臺,這是盲盒行業第一份指引,也是行業監管的風向標。
筆者認為,指引倡議遠遠不夠,有關部門應進一步細化規則,借鑒上海市的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有針對性地對盲盒行業進行清理和規范。具體來看,第一,應定期抽查盲盒產品,設置專門的篩查機制,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第二,建立完整的售后體系,“盲盒不退”等霸王條款應明確廢除;第三,規范盲盒營銷、宣傳方式,杜絕“必中手機”“必中鉆石”等虛假宣傳;第四,明確企業違規范圍,出臺相關懲戒措施;第五,堅持對未成年人禁售。
在規則清晰完善之前,企業要守住商業規則的底線,依法誠信經營,積極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同時,消費者應樹立健康的消費觀,擦亮眼睛,謹防掉入消費主義的陷阱。(證券日報)
關鍵詞: 饑餓營銷 人均GDP 粉絲 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