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李煥坤、通訊員鳴義報道: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技術為市民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少便利,“別讓新技術成為老年人邁不過去的坎兒”也成為了有關部門關注的焦點。日前,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根據去年開展的多項民意調查,分析受訪老年人在廣州就醫、消費、辦理政務服務等場景中運用智能技術情況的評價。
紙幣仍是主要支付方式
2021年多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不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已使用智能化服務,感受到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如超三成五的受訪老年人表示日常經常使用“手機支付”;近三成的老年人表示有使用過市供電局的線上服務渠道等。而且,不少老年人對各種智能化應用的接受度高,對智能化技術表示不同程度適應,在日常生活中愿意優先選擇使用智能化技術,如超四成的老年人表示日常生活中將會越來越多使用“手機支付”等。
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有關研究員表示,雖然不少老年人對各種智能化應用的接受度高,但大多數老年人仍處于不斷適應、轉變的過程中。
調查顯示,超七成老年人表示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紙幣支付,較其他年齡人群高出25個百分點以上。分別有70%和76%的老年人認為使用紙幣方便和安全,而認為使用“手機支付”方便和安全的比例分別為49%和 36%。
由此可見,在日常消費中,大多數老年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仍是紙幣,對網絡支付安全性和方便性認可度較低。
看病自助難倒不少老人
近年來,醫療機構增設自助服務設施逐漸取代人工服務窗口。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醫院保留設置人工窗口,但依然多至近三成人認為目前醫院人工服務窗口數量不夠,比例為29%;對近年醫療服務增設自助服務、減少人工服務,受訪市民對相關措施解決看病難、看病煩問題的效果評價不高,認為“效果明顯”的比例為46%。在市民看來,相關服務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便利,但也難倒了老年人。調查顯示,多達51%的受訪者表示“看病前要網上預約掛號”讓老年人看病更難、看病更煩。
此外,老年人反映在操作自助服務設備過程中存在看不清數字、容易輸錯號、掃描時位置對不準等困難。
更習慣使用傳統服務
為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不少機構加強建設線上服務、增設自助服務設備取代人工服務,實現“審批少、流程優、效率高、服務好”。
然而,調查發現,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仍是更習慣使用傳統的服務方式,比如辦理供水業務時,四成老年人表示會優先選擇“營業廳窗口”方式,比其他年齡人群高出 10 個百分點以上;而優先選擇使用“線上服務”的老年人比例為 17%,遠低于其他年齡人群 20 個百分點以上。
調查過程中還發現,部分機構的服務必須提前通過網絡預約才能辦理,甚至有的服務僅限線上渠道辦理;部分機構采用電子化辦公,拒收紙質資料,老年人不會掃描文件導致無法辦理業務等。上述服務安排導致部分老年人辦事成本增大。
由此,老年人對目前政務服務評價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政府 政務公開”和“政府辦事效率”的滿意度分別為 62%和52%,還沒能讓大多數老年人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