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后要特別留意哪些疾病?如何預防和治療?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和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臨床專家。
被洪水淹過的生鮮不要吃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院感科副主任醫師劉蘊婷提醒,洪災后衛生防疫要留意食源性疾病和蚊媒傳染病。洪水過后井水、土壤等環境都可能被污染,必須要做好消殺工作。
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病從口入”,可能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引發胃腸道疾病導致腹瀉、嘔吐等癥狀;蚊媒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等,可能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等癥狀。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被洪水淹過的生鮮食品、死因不明的禽畜、因洪災導致死亡的水產品、變質食品等都不要吃。罐頭、利樂包裝(鋁箔包裝)等食品,有破損、銹蝕、脹罐等現象的也不要吃。肉、蛋和水產品等,要徹底加熱才能食用。此外,洪水期間可能斷電,而冰箱斷電后,冷藏食品超過4個小時、冷凍食品超過24小時很可能已經變質,不建議繼續食用。
劉蘊婷建議,在食品衛生方面,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生熟分開,不留隔夜飯,防止細菌滋生;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雨、防蟲、防腐、防霉變,運輸過污染物品的車輛嚴禁運輸食品;儲存過程中要把食物放在干燥的地方,要注意防蠅防蟑螂;在分發過程中盡量用小包裝食品,以一次性吃完為宜。
“洪水對水源造成污染,建議飲用水首選合格的瓶裝水,如果需要使用井水,需待疾控部門對井水進行有效氯檢測,達到飲用標準后才能煮沸使用,不能飲用生水。”劉蘊婷說。如果餐具曾被洪水淹過,一定要清洗干凈、嚴格消毒后才能使用。
洪水后濕潤的環境有利于蚊蟲滋生。劉蘊婷提醒,洪水中沖下來的木質材料極易腐爛,要進行有效消毒,做好滅蠅、滅蚊等工作,并且及時清理家中垃圾。如果公廁被洪水沖壞,一定要清理和消毒干凈后才能使用。此外,還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和災后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以防風險疊加。
赤腳下水當心鉤體病
有的人在暴雨中涉水,或者水位還沒完全回落就赤腳下田。洪水中可能有大量細菌,涉水不但有感染皮膚疾病的風險,還有可能得鉤端螺旋體病。劉蘊婷介紹,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所引起的急性動物源性傳染病,人類可通過間接接觸被病原污染的水,或被感染家畜的排泄物、血液等而感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是鉤端螺旋體最主要入侵途徑。如果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該病也可以經口傳播。
鉤體病早期癥狀可能出現發熱、結膜充血、腹瀉等癥狀,如果早發現,可以給予抗菌治療;但如果病情加重,有可能出現敗血癥、多臟器損害、肺彌漫性出血等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浩建議,洪水后除了注意食品衛生和飲水安全,也要注意手部衛生,要嚴格做到飯前、便后、接觸寵物后要洗手。如果家中有人出現腹瀉、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家里人也要把患者的餐具進行有效消毒,防止家庭感染。如果家中嬰幼兒出現腹瀉、尿少、哭泣無眼淚等情況,也要及時就醫。
“除了關注身體上的狀況,也要關注受災群眾心理的健康。”李文浩說,洪水損壞了家園,對許多人都是一次較大的心理打擊,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可能會更加驚慌失措。建議在災后重建的工作推進中,加大對受災群眾的心理干預力度,幫助大家平復心情,更好地重建家園。
關鍵詞: 食源性疾病 蚊媒疾病 病從口入 胃腸道疾病 利樂包裝食品 受災群眾心理健康 赤腳下水當心鉤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 肺彌漫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