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跨境貿易持續提質增效——
我國經常賬戶運行穩健占比合理
本報記者 姚進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貨物進出口繼續保持了比較高的順差,按美元計,較上年增長30%,展示了疫情下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勢。受此影響,去年企業等部門的貨物貿易涉外收支順差達到3395億美元,相當于整個跨境收付匯順差的95%。
2020年至今,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國貨物進出口順差明顯上升,這也導致經常賬戶順差明顯上升。對此應該如何看待?未來經常賬戶趨勢又將如何發展?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認為,2020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GDP比值是1.9%,2021年前三季度是1.5%。初步估計,去年全年經常賬戶順差和GDP的比值在2%以內,處在國際認可的合理均衡區間。從中可以發現,中國經常賬戶運行是比較穩健的,保持合理的順差規模。這一是體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果;二是凸顯了中國近些年在推動跨境貿易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成效,這對貨物貿易的作用比較明顯。
具體來看,貨物貿易順差上升不僅體現了疫情下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勢,外貿提質增效深層次因素的推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拔覈Q易伙伴日益多元化,這既拓寬了我們的國際市場,同時也為更多區域貿易恢復作出了貢獻。歐洲和美國依舊是我們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傳統市場,近兩年平均貿易規模分別比2019年增長19%和24%,表現要好于2019年疫情暴發前。同時,我們的貿易向其他市場的拓展成效也顯現出來,比如對東盟、拉美地區的外貿規模分別增長了22%和21%。在疫情背景下,我們的貿易伙伴實現了日趨多元化?!蓖醮河⒔榻B。
與此同時,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傳統優勢項目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29%,增速比2020年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出口增速也提高了20個百分點;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成為推動貿易發展的新動能。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20年至2021年網絡購物平均收支規模比2019年增長79%。外貿經營主體活力增強。2021年發生過貨物貿易收付的企業數是50多萬家,比2019年增加了80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服務貿易方面也展現出一些新的變化?!拔覈召Q易過去一直是比較大的逆差,但現在逆差維持在低位。同時,和制造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加快?!蓖醮河⒈硎?,近兩年服務貿易平均逆差規模大約1200億美元,比2019年收窄53%。主要是疫情蔓延使留學等跨境活動受到影響,所以支出也相應下降了53%。另外,隨著信息技術更迭和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貿易持續發展,2021年相關的進出口呈現小幅順差,2019年和2020年都是逆差。生產性服務貿易包括傳統的加工、運輸、建筑等服務,以及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比如金融、保險、電信、計算機、信息等。
“未來,經常賬戶可能逐步向常態回歸,并且保持在合理均衡區間?!蓖醮河⑴袛?,全球疫情對國際經貿活動沖擊應該會有所緩和,外部需求對中國出口的拉動作用會更加平穩,也更具可持續性,留學等旅行支出可能會緩慢回升。制造業規模大、門類全、韌性強,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效不斷顯現,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會不斷提升。這些情況都會對經常賬戶順差運行在合理均衡區間形成堅實支撐。